APP访问

下载APP

关闭

原来马云的背后,站着的是任正非与曹德旺

作者:
2020-11-20 10:11:00

我们是中国电信产品的代表,如果在美国栽了跟头,后面其他的企业就更没有再战的勇气了。敢打才能和,小输就是赢。2003年3月17日,华为和思科的第一次法庭对峙,在思科的公关和铺天盖地的宣传下,美国国民众甚至部分中国媒体,都站在了思科这一边,华为孤立无援。

看着局势岌岌可危,任正非决定剑走偏锋,在同盟和舆论上发力。他先是邀请最高水准的律师团队来华为参观,体验产品,接着开诚布公,将公司的管理机制、研发流程和审计制度向媒体和民间团体和盘托出。

更要紧的是,华为与思科的另一家竞争对手3COM迅速展开了合作,并邀请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通讯专家亲往华为核对研发流程,最终得出结论:华为和思科的产品重合度不到2%。

在同盟的支持下,借着美国反垄断的政策,华为抓住思科产品的“私有协议”这一漏洞,开始全面反击。在第二次开庭中,3COM合资公司的CEO克拉夫亲自站上法庭,以自己的名誉为华为的产品做担保,形势开始逆转。

很快,法庭驳回了思科要求封杀华为的提议,而在媒体朋友的支持下,美国民众逐渐消除了对华为的偏见。华为在美国站稳了脚跟。

就当任正非在海外开疆拓土时,曹德旺的福耀玻璃也高歌猛进。1991年,45岁的曹德旺拿下了福建省仅有的一个发行股票公司名额,随即宣布向美国进军。福耀玻璃与华为的节奏非常一致,靠着优质的产品和有竞争力的价格步步推进。为了更快地拓展美国业务,1995年,曹德旺举家迁往美国。

不过,美国的肥肉动不得,曹德旺也遇到了麻烦。2001年2月,美国PPG公司联合另外两家玻璃公司,联合向美国商务部起诉中国玻璃倾销,曹德旺站到了风口浪尖。在公司的高层会议上,大部分人认为不应该去应诉,福耀玻璃在国内供不应求,利润又高,将重心放回国内经营才是万全之策。不过,曹德旺深思熟虑之后,朗声拍板:不但要应诉,还要组织最强的团队来保证胜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