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炸馆之日,北约空袭南斯拉夫已经进行了45天,南联盟虽然受到严重破坏,遭受巨大损失,但南军抗击北约的士气仍很高涨,南军的军事实力并未遭重创。据事后有关媒体报道,南军最好的装备转移到安全的地下要塞,飞机、计算机、雷达系统被深深地藏匿在地面以下。据称,地下工事完全可以承受中等强度的核打击。北约空袭结束时,南斯拉夫军队从科索沃完师撤出,可为佐证。总体来说,南斯拉夫老百姓对南斯拉夫当局抗击北约侵略的政策是支持的。尽管经常断水断电,人们尚能忍受。同仇敌忾仍是社会的主导气氛。南联盟国内局势稳定,秩序井然,没有发生内乱的迹象和可能。米洛舍维奇仍在主持大局,指挥抗击北约的战争。因此,对米洛舍维奇来说,不存在避难的问题。
退一万步说,假如米洛舍维奇真的在使馆避难,美国和北约也无权轰炸使馆。翻阅外交史那些政界高层人士,包括总统以及总理,甚至包括普通公民到外国使馆避难之事不乏其例。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使馆馆舍、住宅及其领土神圣不可侵犯。袭击使馆,是对维也纳公约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粗暴践踏,也为天理人性所不容。
说法之二,称米洛舍维奇要于5月7日夜来中国大使馆参加招待会。这实际上是说法之一的变种。奇怪的是,直到2004年10月,还有这种说法。据《中国》载,原南联盟军事情报局上校情报员彼得科维奇近日在接受一家杂志采访时认为,1999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的初衷是想炸死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彼得科维奇说,北约情报部门获悉,5月7日,中国大使馆将举行招待会,米洛舍维奇将出席,因此北约决定轰炸使馆,目的是置米洛舍维奇于死地。
这一说法带有一定的欺骗性,原因在于消息来源是南斯拉夫方面,而消息的传播者竟是原南联盟军事情报官员。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在北约空袭南联盟期间,没有哪一个使馆还举行招待会,更何况在断水断电的情况下不知如何举行招待会?!在平时,起码潘占林大使在贝尔格莱德任职期间,米洛舍维奇总统除了出席塞尔维亚总统米鲁蒂诺维奇举行的南斯拉夫国庆招待会之外,从未出席外国使馆举行的招待会。潘大使在南联盟期间,曾举行过三次国庆招待会,米洛舍维奇从未出席过。特别是在战争期间,米洛舍维奇更不会出席外国使节举行的招待会。彼得科维奇上校的说法,也许会蒙蔽一些不谙世事的人,但稍有常识的人,都不难识破这种说法是一个骗局。
说法之三,称美国人怀疑中国使馆曾被用作“无线电转播中心”。丹麦《政治报》记者延斯·霍尔舍、英国《观察家报》记者约翰·斯威尼等组成的调查小组披露了这样的结论:美国人怀疑中国使馆里隐藏有先进的通讯和电子窃听系统,中国方面把自己搜集到的军事情报传送给塞尔维亚方面;作为交换,南军将击落的F-117A隐形战斗机的残片交给中国。美国人以为中国已经搞到隐形技术,所以大为恼火,于是冒险对中国主权领土进行了轰炸。延斯·霍尔舍在其报道中说,他获悉北约轰炸中国大使馆时,就知道北约的“旧地图”解释完全站不住脚,“但自己那时对此并不十分关注”。后来,他随北约部队进入科索沃后,遇到北约一名情报官,开始得到怀疑的理据。“这名情报官告诉我,中国大使馆曾被用作一个无线电转播中心,这也解释了它为什么会被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