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会问,既然如此,中国当时为什么不建立自己的工厂?为什么不?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刚刚赶跑了侵略者的中国,我们几乎是在一片废墟当中重建家园。建立现代化的工厂需要几十种不同的工业体系,涉及几百种科学技术领域,需要几百万种零部件,和上千万的产业技术工人。
而在当时的中国,我们连个像样的学校和工厂都没有,谈何容易?不仅如此,独立建设自己的工业体系,摆脱依赖他人受制于人的命运,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还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实力。正如奴隶主不会允许自己的农奴自立门户单干一样,苏联也不允许中国自立门户单干。
从中国开始自己的五年计划之后,中苏关系就一度紧张,20世纪60年代苏联不仅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更制定了用核弹摧毁中国建设之路的毁灭性的打击方案。很多年以后当我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曾经无数次感到一种锥心刺骨的疼痛。
我们的父辈究竟是如何支撑过那段艰难岁月的?当年那些穿着黄胶鞋和手拿半自动步枪的解放军在面对苏联势不可挡的坦克洪流面前是怎样保持斗志且毫无惧色的?
为什么在有一部分人选择了背叛中国逃往苏联之后,剩下来的人还那么坚强地选择战斗,选择直面自己的命运,选择和中国站在一起哪怕明天就被坦克碾碎,哪怕明天就在核爆下化为尘粉。
后来我在读共和国历史的时候,看到了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写的一段回忆录,解答了我的疑问。“1986年,两弹元勋邓稼先由于全身核辐射造成大面积渗血,已经达到无法救治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