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设备的国产化故事】
如果想跟上国际社会发展的脚步,中国不能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必须不断攀登。在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上,更不能长期受制于人。因为谁都知道,我们无法从国外买来一个现代化。
轨道交通领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记得到2010年,发改委一共批了25+10共35个城市50条地铁线路的建设,每条地铁的成本大约为200亿;其中,机电设备(机车、轨道、盾构机、接触网、屏蔽门、自动售检票等等)至少80亿,50条线就是4000亿。
谁都知道,只有形成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体系,才能有效降低地铁造价,因为依靠进口实在太贵了,贵得肉疼!
各位,如果购买全进口设备,机电设备成本至少要上浮50%!而花了这么多钱,会有哪些人得到好处呢?当然是国际产品生产商!
他们的毛利至少在50%以上,所以产品生产商的工程师才能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5个小时,一年有一个多月假期,到中国都是商务舱+五星级酒店!——老平1990年代与西方通讯工程师一起工作,他们就是这样的,每一天,每个人。
另外,产品代理商能拿走8%左右的利润!增值税17%意义不大,因为地铁建设就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增值税就是左手倒右手。实际上,代理商做了4000亿的生意,留下300亿的利润,仅仅直接创造了3000人左右的就业!
如果实现国产化,4000亿的工业销售额,会养活多少人?以华为为例,2018年销售额约7000亿元,有16万员工(华为员工工资很高),为华为做外包或者下包的配套企业,更是不计其数!这样算下来,4000亿的机电设备采购,直接创造40万人以上的工作岗位应属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