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的立场出发,要想巩固地位,要么打压所有潜在对手,要么就继续维持住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在当时,潜在对手们的体量还未达到需要美国出手的地步,发展经济无疑才是主流。长久以来,日本一直都是美国的钱袋子,而经历过80年代的日本崛起后,美国发现自己需要一个新的市场。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并在一年的过渡期后完全取代了其前身关贸总协定组织。多年“叩关”失败的中国不折不挠,又开始了“入世”之路。身为发展中国家,处在改革开放关键期的中国需要入世以便跟上全球化的大趋势。入世后,既可以引进外资,完成产业升级,还能拓展海外市场。
而对美国来说,中国入世后,相应地也会开放中国市场,而庞大的人口红利则是美国无法拒绝的诱惑。市场大,威胁又更小。美国需要中国开放市场。时间回到1996年,左右为难的克林顿究竟是该安抚反华议员,对中国入世提出更苛刻的要求,还是从大局出发,早日完成谈判?最终,克林顿找到了一个两全之策。“不换脑袋就换人”,于是,巴尔舍夫斯基临危受命。
巴尔舍夫斯基坚信,中国入世无论对美国还是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件好事。她的意图分外明显,这也让克林顿的这项人事任命成了一次赌博:相比于日本、欧盟甚至俄罗斯,中国的威胁的确是最小的,但仍有很多美国人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心存恐惧,生怕中国崛起威胁到美国地位。为了改变国内舆论,巴尔舍夫斯基在谈判过程中把美国的要价清单全部放到白宫网站上,竭力证明中国入世跟美国达成的协议都是对美国有利的。
这的确成了美国国内舆论的拐点,与之相对的,是中国的压力倍增。因为每一次谈判,我们面对的都不止是眼前人数可查的代表们,更是上亿的美国人民。巴尔舍夫斯基的做法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对中国入世的态度,却也增加了中国入世的难度。前后13年的谈判过程异常曲折复杂,而回到本质,双方的矛盾点始终都集中在中国究竟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