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提出这一判断,主要依据就是五个:第一,美国和印度都已经把中国视为本国的“头号敌人”,遏制中国发展、与中国对抗,是其共同的外交基本战略;
第二,印度深知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军力都不是中国的对手,需要美国撑腰甚至有成为美国盟友的打算;第三,印军中高层军官中存在大量的军事冒险主义者,武力扩张是他们的“座右铭”;
第四,印度人普遍存在非常严重的盲目“自信”,包括1962年的中印之战之前也认为中国绝不是对手;第五,印军普遍憋着“加迈勒河谷耻辱”的气,总想“报仇雪恨”。
因此,印军再次越线侵控班公湖南岸、热钦山口附近地域,除了想占领控制这一地区以外,更主要的目的是引诱解放军出手,再次制造边境紧张局势,甚至挑起战争。而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印度政府就有了足够的理由说服国内民众和在野党,让美国在印度部署针对中国的中程导弹,进而实现美印联盟。
所以,作者提出四点主张:第一,增强定力,保持克制。不要上当,不要被牵着鼻子走,坚持主张和平解决,通过对话磋商化解危机,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和理解。第二,抢占先机,统一祖国。
在美国还没来得及在印度部署中导以及做好绝世干预准备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两岸统一问题,那时候美国再部署任何导弹都没有了任何作用与实际意义。第三,权衡利弊,取大舍小。
面对印军的非极端挑衅,宁愿暂时吃亏,也要先解决两岸统一问题,回过头来再收复失地,而且一次性收复藏南等地区。第四,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如果印度得寸进尺,或者挑起战争,那就调整顺序,先收复被印度占领的藏南等地,甚至收复拉达克地区,回过头来再解决台湾问题;那时候也许两岸统一不用使用武力了。
(责编: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