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的AFC,全部从美国CUBIC公司的产品,于1998年9月完成1号线调试,1999年3月运营。
但是,进口的缺点有造价昂贵、运营费用高、关键技术保密,导致系统维护和升级困难、备品备件不足、资深维保人员要从美国飞过来;而且工时费,是从美国出发时开始计算。
于是在3号线招标时,政府就要求国外供应商提供国产化措施,遂由上海华虹和西班牙INDRA公司联合体中标,在实施中逐步实现应用软件本地化,维修零部件的国产化。
其实,上海华虹此时的水平还有限,但是架不住政府扶持——政府认为,上海华虹初步具备了独立设计和制造的能力!
于是,在2001年末1号线北延线的AFC招标中,上海华虹用6000万的价格,干掉了美国CUBIC公司,并且实打实地在2004年把活干完了。
活干完了,关键还培养了一票人!后来,这批人被高新现代、上海邮通、上海华腾之类的单位,再高薪一挖,乖乖,到2008年时,国内AFC行业就基本没外国公司什么事了。
通过1条线1亿的合同额来培育国产化,50条线就被上海华腾、上海华虹、南京熊猫、高新现代、北大方正、浙大网新等中国企业给瓜分了大头,太值得了。
而且这个时候,上海华虹还跟复旦微电子合作,通过整系统的提供国产化产品,带动了微电子行业的发展。
这个故事的厉害之处在于,从引进技术到踢开老外,只用了八年不到的时间,而且还培养了一大批从业人员。
实际上,这样的例子在很多行业,每一天都在重复上演!这正是令西方惴惴不安之处!
——广为流传的中国高铁技术集成与创新,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广泛用于隧道施工的盾构机,已然是咱们的天下,德国人说起来全是泪!
各位,前面的几个例子,规模都不算大,真正的大头在这里!
请问:一个百万人口地区的基本生产,需要哪些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