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最担心的是,美国跟我们搞认同政治战,我们自己也搞认同政治战,陷入了美国设定的陷阱里。
就像这次的疫情,我们“得在行上,失在言上”。无论是内部抗疫,还是外部支援,我们都是得分的;但是在言论上,我们把从行动上得来的分数,都在我们言论上消费掉了。
我们落入了西方所设定的议程,早期是制度之争,后面就是所谓的影响力之争,结果什么都没得到。
我们的一些官员,我们的社交媒体,我们的民众,都是那么民族主义。西方骂一句,我们马上回过去,你骂美国还可以,但是你对任何国家都以牙还牙,那就有问题了。
我们新冠疫情的话语议程,永远是西方在设定,我们在回应。回应的结果就是落入人家的圈套,陷入了人家话语的陷阱。
为什么我们不能好好思考一下,确定我们自己新冠疫情话语的议程呢?
我们没有去做,我们急于骂回去。
我们现在骂回人家的声音很大,嗓门很大。但我们别搞错了,嗓门大不意味着话语权。对谁都骂,这是不对的。
人们不禁要问,一些民族主义情绪过度高涨的人们在说话做事时考虑到外部影响了吗?可能没有,更有可能的是把中国当成了世界,“我就是世界”。
否则,如何解释这段时间里频繁发生的外交争议事件呢?
实际上,我们中国过去是有很好的经验的:
毛泽东实事求是,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说“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
二三世界国家都是中国应该团结的对象,这就跳出了主义之争,避免了认同政治。
如果没有毛泽东的做法,中国不知道要孤立到什么程度。
邓小平南巡以后,很多人一直在争论资本主义跟社会主义,都在争论主义。主义之争,就是认同政治之争、意识形态之争。
但邓小平说,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以前社会主义跟市场经济是完全矛盾的,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
这就是中国包容、融合的态度。历史上,中国正是因为有这种包容心才使得我们的文明伟大。
当一个国家搞民族主义后,中国也搞民族主义,只能激化矛盾;要是用更包容、多一点国际主义的态度,那就能化解了。
这不是投降。而是你要更多地考虑国家的长远利益。嘴巴爽快一下有什么好处?
所以我觉得认同政治只是满足了少部分人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虚荣心罢了,对国家是有害的。这点对美国也一样,不仅仅是中国。
这几年,美国搞认同政治,我们也跟着搞认同政治。
所以大家都不是实事求是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是把所有东西都政治化,人人都是政治家,只看到了中美双方“异”的部分。
实际上,中美之间共同利益还是不少的,只是我们现在不讲“求同存异”了,以意识形态对抗为主。
今天中国正在靠向世界舞台中心,人家要求有一个宽容大度的领导者,而不是整天骂人、指责人的这样一个国家。
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回到“求同存异”的务实外交上,要有自己的理性,不能跟着美国去搞认同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