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陶: 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后,中央通知各个城市做好排水防涝规划,后来又提出“海绵城市”的规划思路。
“海绵城市”有它的背景,即意识到城市经过先地上后地下的模式,再去改地下排水管网很难,若能通过在地面做“海绵”吸水,增大小区蓄滞、渗透的能力,实现雨水源头控制,加之净化措施,还能增大雨水利用的机会,岂不两全其美?这样排水能力的改造就可以往后排了。但这个思路对“小雨不积水”有用,要实现“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就难了。
“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设立了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等一套完整的考核指标体系,要用三年时间实现所有的高指标,这样一来,所需投资非常高,能设定的试点范围就很有限。现在要靠地方财政的支撑来推广这种模式,就很难了。
防治内涝,必须树立打持久战的概念。首先,政府要做好规划。实际上有些三四线城市还在快速扩张,一线的城市也还有新的楼盘在建。新建的这些小区,必须按照“不因开发而加大地表径流系数”的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采取雨水源头控制措施,这是开发商的义务。政府首先要把这件事情管住,以免今后再花巨资进行“海绵”的改造,同时,有限资金就可以集中到防洪排水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而已建城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则应以动员起广大人民群众打持久战的方式,各单位、各小区因地制宜,采取力所能及的措施尽可能将雨水留住。这是一个依靠群众、全面开花,指标逐步提升的过程,而不要求短期高投入、高指标一步到位。
应有新救灾机制应对灾害风险
记者:洪涝灾害每年都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这些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更大还是在减少?
程晓陶: 我们做过一些分析和比较。根据每年统计的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看,上世纪90年代是灾害重的年份。每年直接经济损失都达一两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