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项目开搞也不一定能搞下去。各级官僚一直在搞事,都想分点好处;要不就是审批太麻烦,反正结果是项目进行不下去。
更离谱的是,印度这样一个把底层人民当牲口的国家,法律上却对工人一直有过度保护的问题。企业稍微大点,就会被劳动法给折腾死,开除员工和日本一样麻烦。印度企业一般都不敢雇佣超过15个人,因为一旦超过这个数,就属于大公司,容易被《劳工法》搞。莫迪在2019年想修改这个法律,引发了两亿人的大罢工。印度人非常难搞。
而且其他利益集团也积极干扰任何新产业。你搞了火车不就影响人家的三轮车业务了嘛,那伙人肯定会捣乱。如果政府不主动站出来坚定地推动下去,很可能新的爆发点在旧势力的围剿下就流产了。问题是政府内部又达不成共识,形不成合力,最后很多事就那样流产了。
不少中国企业,包括万某达,看印度发展空间比较大,在印度投资过几次,都被印度人给气晕了,而且不止气晕一次,最后混不下去只好撤了。
所以说吧,土改,打破地方主义,修改法律,这些事最好是刚建国时候去搞。开国领袖往往有战争权威,他来干这事非常合适;出了事领袖也可以给大家背锅,这就是为啥开国领袖往往都毁誉参半。但是印度的开国领袖不是在1962年战争结束后被气死了嘛,所以没干成。
整体而言是一团乱麻,从哪都无从下手,所以莫迪上台后的思路整体就是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思路,招商引资,扩大基建。
比如继续让发达国家在印度做人体实验,本国挨饿情况下出口粮食创汇,反正是要攒钱搞投资。
钱还不够,就去国际上借钱搞。一段时间内效果还不错,有点像你去银行借了十万块开了个小卖铺,又是装修又是雇人又是放鞭炮,其乐融融,但是等到小卖铺建起来了,发现村里的人都没钱,没法买你的东西;等那十万块钱花光了,倒霉劲也就上来了。
中间还废了一次钞,搞得天怒人怨,不过政府确实是赚到了一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