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她有相似经历的,还有中国“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曾经三次落选院士评选,不过,他终于在第四次评选中成功入选!
既然这么看重论文,那就来聊聊论文吧
论文反应的是科研人员的水平和能力,这一点无可厚非。可问题恰恰就在这里——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能称之为论文的。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文章,才算得上是论文呢?
屠呦呦教授的论文数量及其稀少,因为她和她的团队长期埋头于各种理论研究和试验,也许上万次的实验才能得出一个有效的结论,那论文数量自然不会多。
爱因斯坦先生在1905年里仅仅发表了5篇论文,这5篇论文是划时代的,改变了整个物理学界,所以1905年也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区区5篇论文,数量上跟现在动辄成百上千的SCI论文没法比,但内中凝结的却是爱因斯坦先生前期多年的研究心血。
他们是不是不能多写论文呢?绝不可能!给病毒改个名字,赞美一下师娘,甚至上小学的儿童习作,连这些都能凑出论文来,那么这么多次实实在在的实验和研究,不是更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