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日政权实行压制市场的“货币改革”之后,由于供给能力的绝对不足,立刻引发了物价暴涨等极其严峻的通胀现象。据悉,朝鲜实施“货币改革”前的2005年,市场上大米1公斤价格约为650-800元朝币,而2010年则上涨为2800-3200元朝币,短短的5年间猛涨4倍,大学教授一个月的收入在市场上竟然还买不到2公斤粮食,居民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朝鲜金正日政权亲眼目睹并深刻意识到市场功能受到限制时对经济严重的掣肘作用之后,2010年2月起被迫再次承认市场的存在。
于2012年4月上台的金正恩再次面临着如何对待市场这一棘手的问题。根据2012年以来朝鲜《劳动新闻》、《经济研究》等相关报刊报道,当前朝鲜金正恩政权在市场问题上的考量如下:
出于维护体制、巩固政权的考虑,朝鲜必须将其经济由金正日时代的“负增长经济”转变为“正增长经济”乃至实现“高增长经济”,从而再也不能让国内百姓“勒紧腰带”。而要做到这一点,在当前“外部支援不可靠、内部资源不能靠”的严酷现实条件下,只好再次部分启动市场这一极其有效的功能因素。
问题是,在朝鲜看来,市场功能虽然天然具备促进经济发展这一积极因素,但还天生具备使经济参与者从“思想”、“理念”、“集团”中得以摆脱的消极弊端。这就是朝鲜2013年3月出台“经济建设与核武建设”并举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在一些经济部门试行所谓“新的经济管理方法”的具体背景。
目前,围绕这一“新的经济管理方法”,由于朝鲜金正恩政府还未公开其具体成效,国内外以及朝鲜学界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朝鲜金正恩政权目前所推行的所谓“新的经济管理方法”,是在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化现象不断扩散这一背离现象不断加深的现实下,重新收容部分市场功能,也可以认为是金正日政权曾经实行的“7.1措施”的升级版,即它终归未能超出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始终将市场行为看成计划行为的补充与附属。
(三)朝鲜在对待“经济特区”问题上的困境
冷战时期,朝鲜一直主张要发展“自立民族经济”。所谓“自立民族经济”,是指“运用本国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建设一个把所有部门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综合性经济体系”。用当今的语言表述,“自立民族经济”可称之为“闭门锁国型经济”、“自力更生型经济”或“内需导向型经济”。
90年代初苏东剧变之后,再也不可能从前苏联等原社会主义国家获取经济援助的朝鲜不得不开始探索一条经济对外开放之路,而对当时欲极力维护固有朝鲜式社会主义体制的金日成政权来说,甚至连“中国式开放模式”都难以接受。
朝鲜苦思冥想得出的结论,便是要实行“蚊帐式开放”,并于1991年12月宣布将位于其最北端的港口城市———罗津、先锋作为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朝鲜经济特区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为:由于朝鲜这一唯一的“外向型经济”始终在同其“内向型经济”完全被隔离的状态下“独立”地谋求发展,不仅未能起到为其“内向型经济”发挥对外窗口作用,同时,其“内向型经济”也未能起到为这一“外向型经济”特区发挥支撑作用。
1991-2000年,外资对朝鲜的地区投资额仅为1.2亿美元,投资领域为宾馆、饭店、运输业、商业等服务业,投资对象多为中国华侨资本或日本的朝鲜总联合会企业。
进入2000年以后,朝鲜在韩国总统金大中、现代集团总裁郑周永等一些亲朝人士的建议下增设了新义州、开城、金刚山三个经济特区,从而实现了在其国境的东西南北四个据点均设立经济特区目标的“蚊帐式开放”的升级。但是,从这三个经济特区的运行情况看,“新义州特别行政区”由于各种原因当时就流产,金刚山旅游观光区已于2008年停止运营,唯一艰难维持生存的经济特区便是“开城工业园区”。而“开城工业园区”的稳定性也极差,2013年曾一度停止运营166日。2016年2月至今停止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