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种子是从哪里来的呢?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位于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都会迎来全国700多家科研单位的“育种候鸟”。得益于独特的光温热资源,通过在海南加种一代,育种周期可以缩短一半时间。对于育种科学家来说,不断繁育出新的种子是其使命。60多年的南繁,一代代中国育种家们远离家乡专心搞科研,选育出了无数良种。
4月一天的正午,正是三亚气温最高的时候,83岁高龄的著名玉米育种家程相文依然在南繁基地紧张地工作着。面对经济日报记者的询问,他说,“玉米最佳授粉时间是在中午时段,这些年来我已经习惯了”。他头顶烈日,吃住都在玉米地边搭建的简易板房里。程相文连续53年的春节都是在南繁基地度过的。他引进和选育了39个玉米新品种,推广种植面积超过1亿亩。
程相文和南繁专家们废寝忘食,追求的是良种对单产的贡献,承受的是国际种业竞争的压力。“种地不选种,到头落个空”,良种对单产提升的贡献率达四成以上。在有限的耕地上挖掘产量,玉米育种专家们费尽了心思。在他们的努力下,改革开放之初玉米亩产只有不到360斤,本世纪初已达64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