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访问

下载APP

关闭

中国的粮食安全靠谁?答案揭晓,国人泪流满面

作者:
2019-12-07 13:13:30

粮食生产天然是弱质产业,需要国家的投入和保护。要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保护粮食主产区积极性,重视对农业的物质投入,重视对耕地的红线保护。

党中央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在中央统筹下,自然资源部和农业农村部在全国划定15.46亿亩永久性基本农田,10.16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并实施特殊保护。守好农业“两区”,可保障中国人95%的口粮、90%的谷物、60%的糖料蔗等,就稳住了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本盘。

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本身也在发生变化。我国耕地中有70%左右的中低产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力求实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截至2018年,全国已建成6.4亿亩高标准农田。按照规划,到2020年要确保建成8亿亩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

稳粮稳农民,要稳住农民种粮积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种粮也讲究效益,影响其种粮意愿的主要是价格。1994年至2003年,国家两次大幅提高粮食定购价格。2004年以来,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充分发挥价格作用。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不断改进临时收储和目标价格政策,推动建立玉米、大豆“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机制,稳定种粮收益预期,不让种粮农民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