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逢二战刚刚结束,发达国家在反思战争悲剧的同时,将法西斯主义的社会根源同贫困联系在一起,消除法西斯,必须改革经济模式,让市场经济必须保证足够的尊严,以免人民对自由市场感到幻灭。
诞生于二战前的凯恩斯主义被发达国家从战争的废墟中重新发掘出来。虽然凯恩斯在1946年就去世了,但福利国家规范的建立,让这位剑桥学人的理想照进现实。
两种思潮在第三世界国家中交汇成一股全新的力量。1950年代,设于智利圣地亚哥的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迎来了一位新主席,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类比施。在他13年的任期中,他用一种名为“发展主义”的经济理论教导南美国家。
所谓“发展主义”,就是倡导发展中国家要进行独立自主的工业化,不能依赖对发达国家的资源出口。因为发达国家占据着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优势,会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单一化和经济结构畸形。要打破这种困境,不能只靠市场自发机制,必须要发挥国家力量,保护工业投资,管制外资的进出,甚至需要将矿产、石油和其他重要产业国有化,以便政府能获得一定收入,用于财政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