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中提出“明日大屿愿景”,将跨越20年至30年,建造约1700公顷的多个人工岛。透过填海所得的土地储备,可规划用作兴建26万至40万个住宅单位,供70万至110万人居住,其中七成为公营房屋……
但因各方面的阻力,这些改变,一度只能成为“设想”。
“无论是填海造岛,还是开发棕地,总是会有各种环保组织、非政府组织、反对者站出来,‘从香港的未来考虑’‘理性发声’,导致这些和香港民生息息相关的议题在相关程序中久议不决,推进得困难重重,希望在一天天的拖延中变得渺茫。”
正如中央政法委文章中所提的那样,有人说,各种利益集团打着“保护环境”“担心政府财政”之类的旗号出来,其实就是想维持香港的高房价,喊着最高尚的口号,来掩盖自己损人利己的目的。香港楼宇的“天价”对谁有利,答案或许并不难猜。
在反对派为反对而反对,地产商为既得利益,要挟政府、捆绑民意之下,公众对特区政府改善民生的能力,不了解、不信任。有不少香港年轻人把房价高、租金贵的不满甚至愤怒发泄到了政府头上。“不得不说,他们的发泄,也许搞错了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