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以后,分高初中两部,改为“英华中学”,它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只收男生,不收女生,就连教职员工也全部是男性。与之特点相对的便是全收女生的怀仁女学,它的前身是1860年乌埭中女学堂,1930年改名为怀仁女子小学,该校只办初级中学和小学,只是在抗战前,该校曾一度办家事科,因属中专性质,时间不长,学生也不多。
说起幼儿园,那便不得不提1900年创建的怀德幼稚师范学校和幼稚园,其中,怀德幼师专为培养幼稚师资而设,学生大部分来自怀仁女中毕业生,附设幼稚园,以供学生实习。还有著名的养元小学和中学,养元中学专收男生,而养元小学在1906~1910年间,学生达200人左右,居当时全鼓浪屿各小学之冠。
相比之,普育小学虽称不上小学之冠,但它曾是黄姓家族的私塾,为适应时代潮流,改名为普育小学堂,最重要的是,学校规定黄姓子弟皆可免费入学,外姓酌情收学费。
教育是发展之本。梁启超曾说:“少年强则国强”,鼓浪屿这众多名校便是造就优秀人才之根本。
在医疗卫生方面,鸦片战争前,鼓浪屿已有传统的中医。1842年,传教士兼医师雅俾理(DavidAbeel)抵厦,将西医传入厦门,鼓浪屿成为近代中国最早传入西医西药的地方。同年,美国归正教公会的传教士在鼓浪屿的住宅施诊。1871年,英籍医学博士孟逊(PatrickManson)等人在鼓浪屿发现首例疟疾病人,继又发现首例丝虫病人,开创了厦门热带病学、寄生虫学的调查研究工作。
1898年,美国归正教会在平和县小溪镇创办的救世男女医院(简称救世医院)总院迁至鼓浪屿。1900~1932年,救世医院附设医学专门学校,还附设护士学校,成为福建首例;其后又办助产士班。其中在1928年,日本外财团法人在鼓浪屿西仔路头设立博爱会厦门医院(简称博爱医院),并于第二年创办附属医学专门学校等,开设西医临床医学和医学教育。1925年,救世医院锡鸿恩医师创立宏宁医院,自任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