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中国人被强制回国,美国前总统也挽回不了

新闻出处:新闻来源于
作者:
2019-04-30 14:11:22

今天,笔者就带领大家回首一百多位幼童在风雨飘摇年代的留学生涯,一窥这段旅程。

1

为什么选择美国?

清政府在1872年决定选派第一批官方留学生的时候,美国并本不是清政府所考虑的理想目的地。

美国因为刚刚经历过南北战争,还算不上一个强国;同许多欧洲国家相比,美国既贫又弱。美国的政治形势也很不稳定,政府刚刚从血腥内战中挺过来,还有众多重建的挑战有待应对。其大学教育体制也尚待完善,远不及欧洲大学的完备和声望。

此外,比起主要的欧洲强国,美国对中国的影响力较小,在中国也没有太多的利益。更糟糕的是,美国很多州正在实施专门针对中国人的歧视法案。尽管如此,美国仍然被选为批留学生的目的地。


上百中国人被强制回国,美国前总统也挽回不了

(图为1872年出国前夕梁如浩「左」与唐绍仪「右」的合影 图源:微信公众号“短史记”)

要理解留美学生的赞助者究竟希望获取什么样的结果,我们就要从当时中国的形势来谈起。

1840年后,中国在英国的武力胁迫之下被迫开放口岸,其后多年间,清廷和保守官员都希望外国人在榨取足够的特权利益之后就转身离开。然而当1860年外国人逼迫清廷,提出进驻北京内城(即紫禁城)并设立公使馆的要求之后,清廷不得不频繁与外国人打交道,进而面临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缺乏精通欧洲语言、能处理外交事务的人才。

清廷要求广东、江苏等地官员推荐外语人才时,两广总督上奏说无人可荐。江苏巡抚则奏称,尽管有人毛遂自荐,但是其表达问题的能力远远不够格。迫于无奈,清廷于1861年决定在北京成立一所外语学校,名为同文馆。但就连这样一项举措,也遭到包括朝廷大员倭仁在内的保守派极力反对。为了表达不满,这些强硬的顽固派之间传阅着这样的对联:

鬼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

军机无远略,诱佳子弟拜异类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