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年前的微信朋友圈:真率由衷,直抒胸臆

新闻出处:新闻来源于
作者:
2019-04-03 09:02:37

有时论瓶花,张潮曰,“养花胆瓶,其式之高低大小,须与花相称,而色之浅深浓淡,又须与花相反”。这已是很地道的装饰美学,故程穆清曰“是补袁中郎《瓶史》所未逮”。而王宓章的评论则进一步将其上升到形式美学法则的高度:“须知相反者,正欲其相称也”。有的地方,更是直接阐述园林美学。张潮曰:“园亭之妙,在丘壑布置,不在雕绘琐屑。往往见人家园亭,屋脊墙头,雕砖镂瓦,非不穷极工巧,然未久即坏,坏后极难修葺,是何如朴素之为佳乎?”弟木山补充曰:“园林之善,在于迴廊。”

晚明至清初是生活美学大丰收的年代,而在《幽梦影》朋友圈中,可以明显看到高濂《遵生八笺》、袁中郎《瓶史》、计成《园冶》、李渔《闲情偶记》等等著作的影响和发展。因此,完全应该将其置于晚明以来的生活美学著述潮流中来考察。

《幽梦影》是当时以张潮为核心的扬州文友组成的,他们响亮地提出“读书最乐”:“读书最乐,若读史书则喜少怒多。究之,怒处亦乐处也”(张潮),“读到喜怒俱忘,是大乐境”(张竹坡),并认为“有功夫读书,谓之福”。张潮还认为,“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之句;能会难通之解,方可参最上禅机”。并明确地把读书和阅历联系起来,提出了著名的读书三境界论:“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浅深耳。”黄交三当时就在评论中对此三境界说给予了高度评价:“真能知读书疼痒者也。”延至后世,人们均将三境界说视作经典格言。

《幽梦影》朋友圈中,还十分注意做人原则、人际关系的探讨。张潮曰:“傲骨不可无,傲心不可有。无傲骨则近于鄙夫,有傲心不得为君子。”吴街南补充道:“立君子之侧,骨亦不可傲;当鄙夫之前,心亦不可不傲”。张潮曰:“宁为小人之所骂,毋为君子之所鄙。”李若金予以生发:“不为小人所骂,便是乡愿;若为君子所鄙,断非佳士。”在谈到自己的人生底线时,张潮曰:“为浊富,不若为清贫;以忧生,不若以乐死。”李圣许进一步阐发道:“顺理而生,虽忧不忧;逆理而生,虽乐不乐。”

有时,他们很细致地讨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交友?明清以来,文人们多十分注意交友。金圣叹曰“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幽梦影》的朋友圈则对此谈的更为具体。张潮曰:“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阅传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