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突然归还美国核材料?内幕曝光暗藏诡计

新闻出处:
作者:
2016-03-24 13:40:56

修宪是安倍的多年夙愿。几年前他就说过,现行宪法第9条有关“放弃战争”的条款是日本“正常化”道路上必须搬掉的“拦路石”!他二次掌权以来,更是对此目标孜孜以求。就目前日本的政治生态而言,虽然安倍支持率跌倒新低,只要不出意外,他明年成功连任的可能依然存在。而一旦实现其修宪目标,也就彻底打开了日本成为军事大国的法律“闸门”。虽然在名义上,日本自卫队不是正规军队,但其常规军备实力一点都不逊色。日本的军费开支曾长期名列前茅,甚至多年处于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而要成为举足轻重的军事大国,拥有核武等战略武器就必然会提上议事日程。考虑到日本雄厚的科技实力,一旦抛弃和平宪法,成为所谓的“正常国家”,只要获得美国首肯,日本人开发核武将易于反掌。

从二战后日本对待核武态度的微妙演变趋势着眼,该国最终抛弃“无核三原则”也完全可能。日本政府宣布摒弃核武从来都不是绝对的。正如亨特文章所述,1950年代至1960年代,多位日本首相在私下谈话中曾声称,核武将增强日本的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1964年,中国成功进行第一次核试验后,当时的佐藤首相曾告诉美国总统约翰逊,“如果中国人有了核武,日本也应该有”。他后来又对美国驻日大使表示,他本人1967年提出的不拥有、不制造、不引进核武器的“无核三原则”是“废话”!


日本为何突然归还美国核材料?内幕曝光暗藏诡计

颗原子弹爆炸

日本之所以没有在1960年代研制核武,主要原因是日美安保条约。美国在日本设军事基地,以交换美军保护日本,包括提供核保护伞。但东亚的形式在不断变化。朝鲜于2006年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正值安倍第一任期,他当时曾宣称,有限的核武“不一定违反”日本和平宪法,只是随后日本政府重申了非核立场。但随着朝核问题迟迟无解,中国综合实力的迅速强大,美国重返亚太,东亚局势日趋紧张,中日间钓鱼台之争因日本政府“购岛”一事而变得激烈,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曾呼吁日本政府制造核武器。

而随着东海、南海局势的紧张,美国要求日本担负所谓更大的“安全”责任。在今年上半年安倍访美期间,美日关系已被提升为全球范围的协作关系。日本的“无核三原则”立场出现变化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去年2月,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曾公开表示,“不反对美军在紧急情况下携带核武器进入日本”。事实上,安倍在此次纪念大会讲话中,并没有与其前任一样,重申日本的“无核三原则”。

上周,在伊核问题签署协议背景下,朝鲜向国际社会明确表达了不会放弃核武的态度,并表示这一写进宪法的立场不可谈判。一旦韩国以面临北边核武威胁为由要发展自己的核武,只要美国立场改变,日本就完全可能跟进效法!而日本是世界上的核能大国,拥有49座核电站,核原料储存量位居世界第三。日本储存的武器级鈈有45吨,足够制造1000枚(另说5000枚)核弹头。


日本为何突然归还美国核材料?内幕曝光暗藏诡计

日本核电站

假如事情恶化到这一步,东亚将难以避免地出现核军备竞赛,该地区将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核火药桶!这一可怕前景,不仅是对亚洲的重大安全威胁,而且是对整个世界的威胁。而对中国就更糟。南北西三面邻居印度、俄罗斯、巴基斯坦早就是核武俱乐部成员,如果再加上朝鲜、韩国、日本拥核,中国将处于核武国家四面完整包围之中,而这些国家中唯一可靠的盟友是实力最弱的“巴铁”。这不仅是对中国核心利益的威胁,而是对中国人生存本身的重大威胁。

中国政府除了尽最大努力寻求破解之道,没有任何其它选择。 出路当然也是存在的,首先,国际社会将必然反对东亚局势的这类任何演变,正如对朝鲜核试验已经在联合国框架下表达坚定反对,并已采取几轮制裁措施。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前景亦不符合美国在世界上(特别是亚太地区)的长远利益。因此,中美两大国和国际社会在这个问题上共同肩负着重大责任。

中国的唯一破解之道,就是拿出足够智慧和谋略,与美国进行理性协调与合作,力避局势向不利方向演变。 显而易见,美国在日本、韩国改变核政策方面扮演关键角色,而中国在朝核问题上负有更大责任。从国际大格局的角度审视,与远交近攻的陈旧思维完全不同,东亚的核武演变,地球另一边的美国一点也不会感到比中国更轻松。毕竟在远程导弹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战略武器都是全球打击的概念。中美即使在任何方面存在重大分歧,在东亚核武演变这件大事上也会有足够的合作意愿。两国当下的焦点问题是能够找出应对朝核问题的有效手段。只要能摆平朝核问题,日韩就没有理由改变无核政策。相反,朝核问题一天不解决,东亚局势就一天不会缓解。

预计,在国家主席习近平下个月即将成行的赴美正式访问中,朝核问题必将成为双方主要议题之一。东北亚局势究竟会怎样演变,整个世界都将拭目以待。

经典图片

热门专题

狂风(Tornado)战斗机是帕那维亚(Panavia)飞机公司(英国、德国以及意大利)研制的双座双发超音速变后掠翼战斗机,1974年9月命名为“狂风”,主要用于近   详细>>

每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