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1D首飞成功 外媒称装备先进已超苏-35
近日,网络传闻中国沈飞的歼-11战机重大改进型号首飞成功,从它的外形上看,该机明显采用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并局部修改了机体结构。于是它和苏-35是否存在竞争关系就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同样在本周,俄罗斯媒体传出了T-50战斗机研制遇到麻烦的消息。联想起近几年中俄军事技术合作中的种种龃龉,显然中俄两国尽管在军事技术合作方面打得火热,却也互相留着“小心眼”。那么,这两件事究竟会引起中俄在战斗机领域怎样的变化,就是我们今天的话题。
“筷子弟”强势亮相,“苏35”何时南飞?
本周,中国网络上最热门的军事话题,无疑是沈飞公司歼-11D型战斗机首飞成功。歼-11系列一向被中国网民昵称为“筷子”(这个绰号来源于其代号中的两个1),而D的谐音则是“弟”,于是很快,大家就都把歼-11D昵称为“筷子弟”了。
从网络照片分析,与此前批量装备部队的歼-11B战机相比,“筷子弟”主要在三大领域有了重大改进。
其一,安装了全新的电子设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前视红外系统、全向红外/紫外告警系统、新的电子对抗系统和电子系统架构,这套系统的技术档次不亚于典型第四代战斗机,这是目前三代半战斗机的共同特点。
歼-11D的机头部位雷达罩明显“上翘”,是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典型标志,从照片上来看,它的机首部位的结构隔框等是重新设计过的,不过气动外形与原来的歼-11B相比没有变化。
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疑惑,因为之前同样传闻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歼-15和歼-16战斗机的雷达罩外形与歼-11系列其他较早期型号相比似乎没有变化。《汉和防务评论》的主编平可夫就曾质疑歼-16可能仍用的是脉冲多普勒雷达。
但稍微看一下国际同类机型就会发现这种说法其实很无稽。美国的F-15C“鹰”、F/A-18E“超级大黄蜂”、法国“阵风”、俄罗斯的米格-29都有装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改型,但都没有采用倾斜安装雷达天线阵列的方式。可见没有“翘鼻头”不代表没有有源相控阵。
其实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安装形式,主要取决于战斗机“削减正面雷达反射截面积”和“降低改装成本”两者的平衡。
向上倾斜安装的雷达,主要是通过倾斜的外形来降低机头方向雷达反射截面积。因为机头雷达罩对雷达波是“透明”的,如果相控阵雷达垂直安装,就会形成一个强反射源。对于座舱都要采用镀金膜来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的隐身战斗机,当然这是不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