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可以感到,军官面临的尴尬越来越多了。那位五年兵的话也不是全无道理,以前文提到的写材料为例,士官几乎不用写材料,而几乎所有的军官都要写材料,工资差不多,但辛苦度却高低不一,还没地说理。长此以往,不仅军官有情绪,后来者也可能会知难而退。军官军官,不能光是听着好听,而应该真正放到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指挥员位置上,这样哪怕苦点累点,但精神世界的满足可以弥补物质世界的遗憾,干起工作也更有劲头。
再者,可以考虑,适当调整战士考学机制。本来,士兵学员在军校就有些吃亏,各项学习训练内容基本根据青年学员认知水平设定,很多人高数、英语压根学不明白,训练考核靠吃老本也能过关。4年下来,相比青年学员,士兵学员的很多优势没了优势,一些短板变得更短,而且还存在年龄偏大的问题。现在,又说考学后“钱途”和前途都占不到便宜,一些战士成为军官的意愿自然没那么强烈了。如果能够根据战士的实际情况设定相符的学制、学习内容、培养目标以及待遇保障,既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使用,更能解决当前士兵学员任职部队后劲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战士考学的有益激励。
最后,不可以忽视,军人职业精神需要加强。诚然,每名军人都有离开部队的一天,这可以是军旅生涯的目的地,但不应该是目标。那位五年兵的观点暴露出,一些士官的归属感、使命感与待遇地位还不相匹配,“流水的兵”的认识还很有市场,这也正是产生种种现实考虑的根本原因。可以预见,军官职业化改革之后,很多军官将会逐渐摒弃“早晚要回到地方工作”的想法,从内心里把当兵看做职业、事业,最终升级为终身的使命。但是,作为军队主体的战士同样需要具备强烈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追求。战士虽然服役时间相比军官短一些,但脱下军官仍然是预备役,保家卫国的责任仍然没有放下。无论是军官还是战士,当兵都是一辈子的事,这是比制度改革更紧迫的“精神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