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街知事”刊文《刘源向母校赠军服时说的“再造之恩”是怎么回事》,解释了刘源被首师大录取的内情。
刘源向母校赠送军服“违法”?军方发文解释
1977年恢复高考时,正在北京起重机厂当学徒工的刘源决定报考。当时他的父亲尚未平反,母亲仍在狱中。因为“超龄”,刘源的申请被退回,但许多比他年纪大的人都有报考资格。他不得已给邓小平写了封信,10余天后,厂里通知他可以报考了。
当年高考后,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师周兴旺负责招生。据《党史纵览》报道,北京市高招办的领导让周兴旺在几份档案中选一份,他看中了刘源。
档案拿在手里,周兴旺知道自己不能做主,要回学校汇报。因为怕丢失,这份档案就在他家防震棚里架高的双人床上过了一夜。
到底录不录取刘源?当时学校的领导机构“革命委员会”专门开会研究此事。革委会副主任崔耀先在会上说,这个学生在农村插过队,是因为肝炎被退回北京养病的。这个身体呀,能过关吗?得让他去医院复查。身体行的话,没有理由不让他上吧?
这句话实际上是打了个擦边球,将政治问题变成体质问题,只要体检过关,就能上学。
于是,周兴旺带着刘源来到同仁医院,安排了一场只有一个学生的特殊体检。直到此时,刘源开始相信,上大学真的“可能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