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和曹操等人,是站在进攻方、侵略方、主动方的立场上讲这个话;而要打持久战的则是防守方、抵抗方、被动方,对他们来说,把进攻方拖到崩溃或则无法再继续付出代价才有胜利的可能。
尤其是进入现代,从二战之后的局部战争来看,即使是像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伊拉克反恐战争那样,哪怕是超级大国,拥有绝对的武器装备和训练优势,一旦本身战略目的不明确——最高决策层自己连应该打到哪里、打到何时为止都不清楚,一样逃脱不了陷入战争泥潭的代价。美国国内现在大量的社会问题,很多都来发源于越南战争和近年的反恐战争。
相反,海湾战争、空袭南联盟这些目的明确,规划清晰可行的战争中,主要军事行动在还未对国内形成明显影响的时候就宣告结束。既有效达成了军事和政治目的,又将国内的经济和政治代价控制在最低水平。
这一方面中国在建国以后,也有过非常成功的例子。
在毛泽东时代,1962年与印度爆发的边界战争时,毛泽东等领导人在权衡边境地区的特殊限制(高原高寒、道路条件极差、冬季无法通行,实际上无法进行大规模、长时间的作战)后,选择了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地点打击印军,并在形成压倒性胜利后主动中止战斗,一战彻底清除印度对西藏的影响,针对当时来说获得了近乎于最优的结果。
说到底,最理想的武力运用方式,仍然是通过展示强悍的进攻和威胁能力,逼迫对手屈从;也就是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次一等,则是在国境线以外打一场节制分明的战争,就像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一样。而像越南战争那样,美国政府被军队和军火商集团联手拖进战争泥潭,就是最蠢、最不值得的打法——当年苏联打阿富汗战争也没强到哪去。
从这个角度来说,俄军的叙利亚作战行动虽然因为装备水平落后而存在大量瑕疵,但普京在总体规划上却做得非常明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俄罗斯在各方面条件都非常严峻的情况下,仍能果断出兵,在挽救阿萨德政权并尽可能向北约展示威慑能力后,又选择果断撤军。普京和他的领导团队对于军事力量的规划和运用能力,确实是当今世界第一流的。
米格-35战斗机(俄语:Микоян МиГ-35,英语:Mikoyan MiG-35,北约代号“支点-F”),俄罗斯米高扬设计局在米格-29M/M2和米格-29K/kub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