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这张开给平壤“最苦的药方”是“中国向国际社会发出一个信号”,用《环球时报》的话说就是“中国尽力了,对朝严厉制裁不可避免”,这是朝鲜“一意孤行的代价”,受制裁是“应该的”。
不过,一些“眼尖”的国际媒体还是从达成一致的迹象中看出,北京和华盛顿对于两国政府同意了什么内容的表述仍然存在显著差异。美国看重的是“强大而统一的国际回应”,而中国则强调“制裁本身不能解决半岛核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到对话谈判的轨道上来”。
特别是中国外长王毅反复提及中朝悠久的友好关系,制裁只针对朝鲜军方、不能影响普通民众生活,让不少国际媒体“对于制裁前景和效果均感到疑窦丛生”:“中国的言外之意,就是中国已在制裁上做出了极大妥协,不会再答应更多要求。而这种隔靴搔痒式的制裁效果必将大打折扣,不会对长期经受制裁的朝鲜政府产生更多压力。”
而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在制裁朝鲜的问题上有所让步,很重要的因素是“萨德”。有评论认为,在王毅的这一轮访美谈判过程中,克里已经清晰的亮出了美国的底牌:只要朝鲜弃核,美国就不会部署萨德系统。而制裁方案递交安理会后,克里马上改口“没有渴望或者焦虑地寻找能部署萨德的机会”,这也让很多国际媒体相信,中国的妥协是因为美国将“萨德”放入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