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 台湾爆发二·二八事件
1947年2月28日,由于27日国民党军警在台北打死了为减税请愿的商贩,台北市民展开罢市、游行请愿。[详细]
这个营区原来驻守着某旅7个营,清一色是连队的宿舍、连队的食堂、连队的操场,如今搬进来一个集团军机关和直属分队,顿时显得十分局促简陋:指控系统没有,需要新建;战备库室太小,需要扩建;办公场所缺乏,需要再建;水电线路老化,需要改建……
由于没有足够的住处,集团军部门以上领导全部住在办公室。记者推门一看,一个铁架子铺上一块硬木板,就是一张行军床。军长薛爱国身高一米八五,躺在上面顾头不顾脚,只好在床尾接上两条板凳。
不过,也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走进由坦克二营学习室改造的集团军作战值班室,记者终于感受到了军营的信息化气息:满墙的巨型屏幕、齐全的指挥席位,有线、无线、网络、光缆各种通信手段全面覆盖,接哪哪通、叫谁谁到……信息化处处长张锋利介绍说,别看这里的面积只有原来的一半,但功能一点没降、要素一个不少。
其实,为确保指挥控制不断线,早在正式移防搬迁之前,集团军先遣组就已经来到了这里,他们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构建作战值班系统。
营区毗邻大寨。1953年,大寨村党支部叫响“先治坡、后治窝”,组织村民向穷山恶水宣战,他们凭着一双手、两个肩膀,一把镢头、两个箩筐,用10年时间彻底改变了“七沟八梁一面坡”的落后局面。
历史的天空,总有相似的星光交相辉映。半个多世纪后,这个集团军党委也喊出了几乎同样的口号:“先战备、再办公、后生活”。
入驻第二天,他们便在营区升起了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寒风冷雪中,官兵们战天斗地的激情被空前点燃。
安营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大家甩开膀子,没日没夜地干,最多时营区里有18个地段、1000多人同时施工。后勤部助理员郭健一天到晚忙于整修食堂,顾不上家,岳父病重去世,也未能及时赶去见最后一面。
建设赶进度,训练不停步。新年开训,集团军机关人员全部披挂上阵,军长、政委带头打响第一枪。紧接着,集团军组织五级军事主官能力集训,突出联合作战内容,为参加战区年度演习做准备。春节期间,他们同样人不解甲、马不卸鞍,先后进行了3次战备紧急拉动演练。就在记者采访期间,集团军信息系统装备综合集成训练又开始了,正可谓快马加鞭、时不我待。
改革考验着每一名官兵。记者驱车从集团军军部前往百公里外的所属某炮兵团探营,正赶上战士们操课,训练场上龙腾虎跃。
同行的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向健介绍,在部队移防中,这个团从城市搬到了山沟里的废弃营区,他们称得上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干净的路面、明亮的门窗、温暖的宿舍、整洁的车炮场……如果不是有人提示,很难相信在一个多月前,这里还是门窗尽坏、垃圾成堆、满目疮痍。
副团长陆向锋是背着睡袋、铺盖卷和干粮带队来到这里的。时值岁末,气温降至-26℃,天寒地冻,一个镐头砸下去,只能刨出鸡蛋大小的坑。高价雇来的一些农民工见状,立马打了“退堂鼓”。
“你们不干,我们干!”陆向锋指挥官兵多路出击。班长李松叫上几名战友,把整个营区钉门窗的任务全包了。他们每天在室外高空作业,最后胳膊肿得抬不起来,手都冻裂了。说起打扫卫生,上等兵李文举自称“开了眼界”:由于灰尘太大,口罩根本不管用,逼得大家戴上了防毒面具。更为较劲的,是清理缝隙里的碎玻璃,戴手套根本捡不起来,只能徒手抠,人人满手都是血口子。
为了争任务,导弹连连长陈玉柱主动提前归队,退掉了去度蜜月的机票;为了抢进度,副团长陆向锋带队连夜铺设光缆,冻坏了双脚;为了赶工期,团政治处主任丁兵高烧不下火线,累出了肺炎;为了让官兵睡个舒坦觉,团长陈太辉把铺盖卷搬进班排宿舍,挨个屋体验室温……
团政委高安栋告诉记者,凡此种种看似都是小事,但牵一发而动全身。全面深化改革和部队移防搬迁一样,都讲究一环扣一环,如果哪一环斤斤计较、拖拖拉拉,没有按计划按节点按质量完成,我们就很难打赢这场攻坚战。
正说着,我们走到一条新整修的道路中间。两侧的橱窗里,挂满了营区面貌今昔对比的图片。在“艰苦奋斗 堪称楷模”的领导题词旁边,记者看到一行遒劲有力的大字——“天翻地覆慨而慷”。
是啊,当改革真的来临,坊间的一切所谓质疑和担心都显得那么苍白。因为,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中,到处都喷涌着强大正能量,正如一个集团军离开了,她会把丰厚的财富留给后来人;一群拓荒者到来了,他们又在另一片热土创造新的传奇……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