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 “二一八”武汉空战大捷
1938年2月18日,日本海军飞机38架空袭武汉。中国空军第四大队大队长李桂丹率29架战机迎战。[详细]
据外国媒体分析称,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储备新型铁路机动洲际导弹发射系统的相关技术,并借鉴了苏联SS-24铁路机动导弹发射系统的经验。
20世纪80年代,在苏联辽阔的西伯利亚的原野上,经常出现一些绿色的神秘列车。这些列车只有6~8节车厢,列车中间的一些车厢像是没有窗口的铁路保温车,然而却比铁路保温车要长得多,接近旅客客车车厢的长度。这些车厢采用的是货车的转向架,甚至是采用4轴转向架。
据了解,目前中国拥有各类型铁路网长达接近12万千米,仅次于美国,这张巨大的铁路网成为中国发展铁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机动空间,同时,中国拥有世界上型号最丰富的各种货运列车、货运棚车和特种保温货车。
研究表明,中国研制的新型货运列车的承重能力和转向架结构都可满足东风-31A导弹的搭载条件。
据了解,中国已经具备研制和发展铁路机动洲际导弹发射系统的技术能力,中国可能在2005年之前就已经完成了铁路机动洲际导弹列车的技术储备。中国为什么要发展铁路机动导弹呢?
据了解,这种末日列车的机动速度快,铁路列车一般运行速度可达100千米小时以上,满载状态的发射列车一夜之间可以机动上千公里,机动范围大。这样就能做到“打了就跑”,便于摆脱敌方的跟踪。
此外,由于中国的导弹发射列车采用与普通列车相似的特征,与民用列车很难区分,这是最有效的伪装。铁路发射车载重量大,便于进行伪装、加固及抗电磁干扰设计。
现有的大量铁路设施如各种专用线、库房和隧道等都是优良的隐蔽待机阵地,机动过程中发射车可方便地隐藏于铁路线上。
列车运行速度快,机动范围广,不仅可有效地躲避敌人的卫星侦察和空中、地面侦察,即使被发现,也比较容易摆脱跟踪,降低被发现和被打击的概率,从而提高射前生存能力。
据外国媒体分析,中国的洲际导弹发射列车将高度集成,各作战要素有机融为一体,作战部队战备状态转换快。列车上的核导弹可以长时间保持待发的戒备状态,导弹可实现行进中水平测试,且所有测发控系统在列车上均处于展开状态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