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 美军开始进攻马尼拉
1945年2月3日,美军第8集团军开始攻击马尼拉。日本海军部队拼死抵抗,双方在马尼拉郊区展开长达4个星期的激烈交战。[详细]
1957年5月23日,日本岸介信政府同美国政府联合致函苏联,称:《雅尔塔协议》和《旧金山和约》中所说的“千岛群岛”,不仅不包括齿舞、色丹,而且也不包括国后、择捉。从而把“北方四岛”从《旧金山和约》规定日本放弃的“千岛群岛”中分离出来。 1957年6月18日,当时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赫鲁晓夫在会见日本《朝日新闻》编辑部主任广冈和男并回答他的问题时表示,如果美国把冲绳归还日本,那他就可以在苏日缔结和平条约前,把齿舞、色丹归还日本。 但是,由于美国因素的影响,苏日关系进展缓慢,1960年1月19日,美日在华盛顿签署了《美日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苏联对这一针对它的军事同盟极为不满,作为对抗措施之一,苏联在“北方四岛”问题上对日采取强硬立场。 1960年1月27日,苏联在致日本政府的备忘录中提出:“只有在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日本领上和签订苏日和平条约的条件下,才能按照1956年10月19日两国联合宣言的规定将齿舞群岛和色丹岛移交日本。”
1961年9月25日,赫鲁晓夫在致日本首相池田勇人的信中,撤销了关于归还齿舞、色丹两岛的承诺,对“北方四岛”问题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信中说:“日本方面所重新提出的领土问题,早已为一系列国际协定所解决……怎么能够提出并非属于日本的领土归还给日本呢?”
进入上世纪70年代,远东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苏对立,中美建交,苏联增强了在远东的军事部署,扩大了在“北方四岛”上的驻军规模,修建了海空基地,在日本附近频繁地举行军事演习。同时,苏联以越南为据点,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直接威胁日本海上安全,两国关系处于极端紧张的状态。日苏关系的这种“严冬”期,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仍无改善。在这种形势下,让苏联交还“北方四岛”的希望逐渐破灭,日苏在“北方四岛“问题上又回到了原先的起点。
20世纪80年代以后,苏联逐渐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对外推行“新思维外交”,积极谋求改善苏日关系,试图争取日本的资金和技术援助,用于开发远东及西伯利亚,推进国内的经济改革进程。
日本抓住了苏联在经济上有求于日本的历史时机,提出了“政经不可分”的对苏交往原则,表示解决领土问题和对苏进行经济合作不可分割,在领土解决之前不同苏联进行经济合作。日本的用意显然是企图以经济合作为诱饵迫使苏联在“北方四岛”问题上作出让步,以此推动“北方四岛”谈判。
随后,为了激起苏联对领土谈判的积极回应,日本调整了对苏政策。1989年5月,日本外相宇野宗佑提出“扩大均衡原则”,表示经济合作与领土谈判可同步进行。鉴于当时急于得到日本的援助,苏联不得不在“北方四岛”问题上对日作出一定的让步。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