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 驻印军和远征军在芒友会师
1945年1月27日,驻印军新38师攻克缅北芒友,与从国内出击的中国远征军会师,中印公路作战取得全面胜利。[详细]
不过,中国与民盟的修好现在威胁到了缅甸将领们在一些议题上的合法性,而他们长期以来视这些议题为自己的专属领域:外交政策、边境事务、国家安全、联邦制。因此,尽管即将上任的民盟政府与中国的关系得到改善可能有助于平息边境地区的动荡,却或许也会搅乱内比都的缅甸权贵之间脆弱的实力平衡。
中国与缅甸的关系在登盛(Thein Sein)总统执政期间减弱,降至6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以来的最低点。当时,反华骚乱爆发,北京开始支持缅甸的共产主义反叛力量。后来,由于邓小平和缅甸军方领导的社会主义政府均维持中立的外交政策,中缅关系缓步改善。
自军政府在1988年接管政权后,两国关系上升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得益于西方国家迅速边缘化军政府并对其施加制裁。随后20年,中国与缅甸的政治、经济与军事合作不断加深。缅甸向中国提供自然资源和进入孟加拉湾的战略通道,诸如此类。中国则向缅甸提供援助、武器和军事训练,以及外交掩护。
到了2010年,当缅甸政府开始自由化时,双边关系再度恶化。2011年,已名义上民主的缅甸政府暂停了由中国资助的密松大坝大型水电工程的施工。当地反对环境破坏和中国的不当商业行为,而暂停施工很大程度上是对这些声音的回应。然而,北京视此举为又一个信号,表明缅甸政府试图摆脱其势力范围。中国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缅甸政策。近年来,中国政府拉拢反对派和批评缅甸政府的人士--接待乃至厚待记者、公民社会领袖,以及来自少数民族和各政治党派的代表,包括昂山素季等民盟的高层官员。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