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1954年1月21日,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下水,可连续在水下航行3万公里而不用添加任何燃料。[详细]
南昌起义失败后,1927年底,刘伯承乘坐一艘苏联海轮离开上海,远赴莫斯科学习军事。刘伯承一下船,就被告知自己的俄文名叫“阿法纳西耶夫”。进校报到时,他仍在心里默念着那个拗口的名字,却突然发现,周围的人都看着他哄笑起来,原来上面已经点到“阿法纳西耶夫”了,他愣是没听出来。
刘伯承先是进高级步兵学校学习,35岁的他是同学中年龄最大的。刘蒙说,父亲此前有一些英文底子,但俄文一窍不通,33个字母组成的俄文无异于天书。于是他每天都在左手手心上写满生词,走路也背,上厕所也背。“看书的时间长了,右眼的假眼球把眼眶磨得生疼,他就把假眼球取出来接着看。”刘弥群说。刘伯承在步兵学校的同学后来告诉刘蒙,那段时间,刘伯承几乎每天都要学习到次日凌晨两三点钟,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就寝之后他就蒙上个毯子,在“小帐篷”里点灯学习。有同学起来上厕所走过“帐篷”,就按一下他的头说,该睡觉了。
俄文颤音很难发音,中国学生戏称“打嘟噜”。刘伯承打这个“嘟噜”舌头就是不听使唤,于是他每天比别人早起半小时,到操场上大声“打嘟噜”。在莫斯科冬天哈气成冰的早晨,刘伯承硬是把“嘟噜”给打出来了。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