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 中日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
1941年12月23日,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日军投入第3、第6、第40师团、独立混成第9旅团等,共约7万余人。[详细]
虽然毛泽东一生犯了一些错误,特别是晚年犯了严重错误,但这与他对中国人民的贡献相比,功绩永远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而且他的失误,是在探索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道路过程中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马克思主义者犯的错误。从其犯错误的动机来看,目的也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而且他的错误,更多的属于历史的局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杰出人物都是时代的产物,不可能超越历史和时代的限制。因此,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必须把他们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来评论他们的功过是非。
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辟道路。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有其主观因素和个人责任,还在于复杂的国内国际的社会历史原因,应该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和分析。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尽管他们拥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斗争经验、卓越的领导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认识和行动可以不受时代条件限制。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
(三)
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错误和苏联模式的缺陷,全盘否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苏联模式,认为苏东剧变是回归“人类文明”正途。这显然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该刊有的文章否定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认为列宁默许接受德国津贴,列宁、布尔什维克党接受德皇政府的大量资助,“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为了保持苏维埃政权,不顾人民群众的反对,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有的文章全盘否定苏联模式,认为“教条主义虚无主义则与苏联模式的政治权力结合,形成了一种‘政教合一’的铁板结构。苏联模式利用政治高压而把极端虚无主义的历史观贯彻到社会各个领域。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