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苏35战机
伴随着24架苏35战机销售合同的签署,中俄两国在2015年实现了武器合作方面的重大突破,自苏联解体以后,中国一度成为俄罗斯最大的武器进口国,期间购买了大量的苏27、苏30战机、现代级驱逐舰、基洛877和636型潜艇、S300和道尔M1防空导弹等众多高新武器装备,这不仅让俄罗斯军工企业赚足了外汇储备,也最大限度的提升了中国军队的整体作战实力。
不过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着中国国防科研力量的增强,中国军工企业基本上可以满足解放军对高技术武器的装备需求,加上中俄两国在武器交易方面产生了较多的分歧,武器交易份额在中俄合作中的比例越来越少,甚至除了少数的航空发动机部件之外,中俄两国几乎没有一单大型的成品武器交易,中俄武器交易从此进入了一个低潮期,直到今年苏35战机的交易,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俄武器合作开始回暖。
图为中国在S300基础上研制的红旗9防空导弹
阻碍中俄武器交易的主要障碍有哪些?
诸葛小彻认为,中俄武器合作近几年冷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中国自身实力增强,不再需要过多进口俄罗斯成品武器的因素之外,其实更多的阻碍因素在俄罗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大量出口武器装备赚取其所急需的外汇储备,这是形势所迫,加上苏联遗留下来的大量常规武器装备,似乎出口是它们最好的出路,因此,中俄之间的武器交易极为频繁,军贸也成为促进中俄两国关系发展的特殊纽带。
不过,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突飞猛进,俄罗斯似乎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巨大战略潜力,因此,俄罗斯并不愿意将更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技术出口到中国,加上中国超强的逆向仿制能力,所制造出来的武器装备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基础上,凭借价格上的巨大优势,已经开始不断地在国际市场上挤压俄罗斯的份额,综合多种因素之后,中俄两国的武器合作也就持续下滑。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