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 朱可夫指挥苏军“土星”大反攻
1942年11月19日,在朱可夫的指挥下,苏军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在斯大林格勒前线开始代号为“土星”的大反攻。集结在斯大林格勒[详细]
古往今来,攻击与防御是一对持久的矛盾。随着技术的发展,弹道导弹的突防能力越来越强,精度越来越高。为应对这种日益增长的挑战,世界列强都在倾力打造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其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又推动了弹道导弹突防技术的发展。
在当今的弹道导弹中,采用电磁干扰、隐形和多弹头等突防技术已不再鲜见,但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技术之一便是弹头末端机动变轨技术。
很多弹道导弹目前采用的弹头末端机动变轨技术包括空气舵控制方式和侧喷发动机控制方式,此外还有一种被称为变质心机动控制的方式。我国今年在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上展示了一种常核兼备的弹道导弹,它便是东风-26。
东风26
这种导弹并没有安装导弹控制翼面,表明它已经采用变质心机动控制技术。那么这种技术究竟是什么技术呢?它又有什么优点呢?这便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变质心控制技术是随着高超音速导弹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兴技术。这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用移动质量块的变质心控制装置来控制导弹的飞行。
通过移动安装在弹体内部的若干个质量块来改变导弹系统的质心位置,利用由此产生的气动配平力矩,从而改变导弹的飞行速度和姿态,完成导弹的飞行控制。
同传统的控制方式相比,变质心控制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首先,控制装置完全在导弹内部,不会影响导弹的气动布局,更有利于获得更高的末端弹道精度,这一点对于东风-26攻击作为移动目标的航母尤为重要。
其次,采用变质心控制装置的导弹减小了弹头高速再入时气动外形的热载荷,同时也不存在结合缝隙,所以不需要特殊解决控制的烧蚀问题。
东风26
第三,通过利用弹头高速再入产生的气动力和力矩进行姿态和机动控制,可以获得很大的控制力和力矩,能够避免气动舵面控制效率低下的问题,以及使用微喷反作用控制装置造成的燃料、结构质量、侧喷扰流和羽流污染等问题。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