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4是苏联于1931年生产的中型坦克。该坦克仅生产了24辆,且从未在战斗行动中被目击到。这是位于乌克兰的哈... [详细]
按照美国历史学家的说法,华盛顿最终放弃对中国实施核打击,主要基于这种行动的政治代价太高且实际利益难以确定。美国如在未遭挑衅时对主权国家实施打击,不仅会损害自身的国际形象,有可能将“盟国”推向社会主义阵营,还势必确立一种危险的先例,可能导致苏联对美国的盟友采取类似打击。
此外,美国经过评估后,认为袭击中国的行动失败概率太高。中国核基地位于亚洲大陆腹地,美军从任何潜在的进攻基地出发,距离都将超过1,600千米,以当时的技术评估,这样的行动不被发现是不可能的。美军要想对中国核设施“一击致命”,就必须准确掌握中国所有核设施的方位,但这是很难办到的。美军也曾考虑动用核武器实施“饱和攻击”,可是一旦跨越“核门槛”,其风险可能大到美国自己都无法承担。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阻止美国对华核打击的另一个因素就是无法获得苏联的协作。肯尼迪和约翰逊两届政府都曾推测,如果苏联能够参与(或至少不反对)针对中国核设施的军事打击,那么美国的政治风险将会小得多。尽管中苏关系紧张,但赫鲁晓夫不愿与西方领导者一起用军事手段去打击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样做有损于他在共产党领导人中的地位,并有可能使苏联与中国之间爆发代价高昂的战争,从而分散苏联对北约的战略部署。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