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兵工厂于1961年研制的口径为120毫米坦克炮,是第一门样炮。1965年装备英军。出口伊朗、约旦等国家... [详细]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8条规定,任何国家均有在经济专属区航行及在其上空飞行的权利。美国虽没有签署该公约,但赞同这一原则并认为监测和情报搜索等活动是在该区域内所允许的活动。但中国于1996年批准该公约时宣布任何国家有权要求外国战舰在进入其专属经济区之前取得该国同意。
中国认为航海自由仅适用于“和平目的”。由此可见,中美在“航行自由”这一问题上有着不同的理解,这是造成中美难以进行有效沟通的深层原因。
另一方面,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中国将拥有岛屿周围12海里水域的主权。如果岛屿适合居住,或能支持自身的经济活动,中国就可以就专属经济区及每个主张主权的岛屿所属的大陆架声索主权。
随着中国近些年加快填造人工岛礁的进程,菲律宾及越南等国家对中国可能在法理上进一步扩大自己的主权要求十分不安,因此加强了同域外国家美国的联系。而中国一直十分不满美国插手南海事务,事实上,中国最初在南海的关键政策目标之一即是阻碍美国的参与以及防止争端国际化,中国政府认为美国在利用南海问题巩固其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和联盟,美国的最终目标是遏制中国的发展与崛起。
可以看出,尽管中美在多个场合均强调要加强互信,建立多边协调机制。但在南海问题上,中美间的不信任感与不安全感十分突出,这进一步阻碍了南海问题的解决。在美国已经深度卷入南海议程的背景下,中美互疑将极大地阻碍南海问题的解决。
这一点从近期中美两国军方高层互不相让的强硬表态中亦可略见一二,虽然军方的意见并不能完全代表中美两国政府的最终决策,但在影响国内民意与政府决策上仍具有不可忽视的效应。但这也不禁让外界质疑,军事手段果真是退无可退时最有效的解决措施吗?换句话说,中国有资本打一场不计后果的“南海保卫战”吗?
一段时间以来,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再次在中国国内抬头,关于武力保卫南海的提法并不少见。但由此可能带来的后果是,美国进一步加强在该地区的军事部署以及破坏东亚地区的贸易稳定与繁荣,这代价未免太过高昂,也不符合中国的大战略利益。
中国政府至今仍没有提出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以更好地解决南海争议,但一个不那么坏的结果是,阻止它在错误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