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枪是发射0.45英寸ACP枪弹的柯尔特1911/1911A1手枪系列的后续产品,采用击针保险。 ... [详细]
1938年4月,日本派出“安德丸”和“神甫丸”两艘打捞船来到大鹿岛,随舰而行有一名日本潜水员,还从庄河请来一名叫王绪年的潜水员。同时,日本还从岛上雇佣了时年23岁的李桂斌到船上给潜水员的氧气管加压打气。
如今,当事人李桂斌早已去世多年。据他生前回忆,日本人打捞的方式非常野蛮。潜水员下水时带着炸药,在船上安装好后,在水面引爆,然后再把炸成碎片的船体打捞上来。中国潜水员背出“邓大人”
日本人走后,王绪年留在了大鹿岛。于开臣说,当时王绪年惦记着船上留下的银子等财宝。
“有一次王绪年下潜,在一个密闭的舱内发现一尊金佛,带着金佛要离开时他发现里面还有一尊穿着官府的骨架坐在椅子上,随手扯了一下,一块骨头便掉了出来。”于开臣说,“受到惊吓的王绪年立即离开舱室,返回岸上,但一到岸上,王绪年就病了。”于开臣说。几天后,王绪年病好,在村民李桂斌和于永灵的协助下,他带着油毡纸再次下水,把舱内的遗骸连同官服包好后一起收殓到岸上,安葬在大鹿岛东口的一处山腰下,并在墓前立起一块木牌,上书:邓世昌大人之墓。
对于大鹿岛人坚持认为墓中之人是“邓世昌”的说法,陈悦说,根据各种历史档案都明确记载,邓世昌是军舰沉没时落水后、拒绝援救慷慨赴死的,“邓世昌是殉节于茫茫大海,怎么会在大鹿岛上有个墓呢?”也因为这个原因,丹东的文物部门一直未对邓世昌墓进行认定。
不过在大鹿岛村民看来,不管墓里是不是真的“邓大人”,“反正邓大人的民族精神已经融入我们鹿岛村每个人的心里。”于开臣说。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