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7日~12月24日,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二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一部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 [详细]
制约我国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尺寸还有航母的升降机,从相关资料来看,运-7的机长24.7米,翼展近30米,而尼米兹级航母的升降机的尺寸为26*16米左右,而库滋涅佐夫级的航母升降机要小一点,尺寸为20*15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尼米兹级航母的升降机才能勉强运送机翼折叠后的运-7,其他航母则是无能为力,因此对于我国海军来说,如果依据库滋涅佐夫号的升降机来研制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它的长度应该小于20米,折叠后的机翼小于15米,而E-2C的机长是17米,翼展25米,折叠后只有9米,更适合库舰这个级别的航母使用。
除了尺寸和重量,运-7的气动也需要改进,它的原型机是前苏联60年代设计的安-24型运输机,就技术水平来说已经落后,目前我国研制的新一代MA60型飞机,是上世纪80年代与美国波音公司联合研制的,对飞机的气动进行初步的改进,提高了飞机的升力和升阻比,但是毕竟没有对飞机进行较大的改动,因此飞行性能并没有整体性的进步,因此对于我国海军舰载固定翼预警机来说,它需要从尺寸较小的甲板上迅速起飞,同时在高空进行长时间的巡航,因此需要采用新的气动布局,尤其是高升阻比机翼来提高飞机的升力和升阻比,对于现代运输机来说,超临界翼型和机翼的使用是近年来气动布局的一个进步,与以前运输机使用的机翼相比,采用超临界翼型有以下好处:与普通翼型相比,超临界翼型可将提高飞机的马赫值;若保持马赫值不变,可提高最大相对厚度,而采用加厚的翼型可加大三维机翼的展弦比,进而可提高升阻比;在保持飞行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在机翼厚度不变时改用平直机翼,这样就可减轻机翼重量,同时改善机翼的低速气动特性。是目前各国广泛使用的一项先进技术,我国从上世纪70开始研究超临界翼型,并且改装了K-8验证机进行相关的技术研究,并且突破了喷丸成形壁板等技术,在国产ARJ-21型客机已经成功运用超临界翼型和机翼,因此笔者认为未来我国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可能会采用超临界翼型和机翼来提高飞机的升力和巡航升阻比。
我国海军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另外一个气动方面的变化就是采用了多片式垂尾,这也是舰载固定翼预警机比较常见的一个布局,E-2C和YAK-44都是这样的垂尾,它的主要固原因就是航母机库的高度是有限,因此对于垂尾的高度也有限制,根据相关资料;尼米兹的机库净高大约在8米左右,而库滋涅佐夫号的机库要低一点,不到7米的样子,这样的话飞机的高度就不能超过这些数字,相应的垂尾的高度就是有限的,实际上运-7的高度就接近9米,显然以这个数字来看,连尼米兹级的机库也无法容纳运-7飞机。问题不仅如此,由于预警机背部加装了较大的天线整流罩,对于飞机的稳定性肯定要造成不利的影响,那么为了提高飞机的稳定性就必须加大垂尾面积,这样加高、加宽垂尾不可避少,这样的话势必无法上舰,所以就采用了多垂尾结构,这样一来就可保证垂尾有足够的面积,飞行的时候提供足够的航行稳定性,同时也可以控制垂尾的高度,为上舰打下基础。所以这个垂尾可以看作我国研制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一个决定性的标志。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