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7日~12月24日,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二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一部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 [详细]
强化体系对抗。演习加强了战略战役支援力量参训,按作战任务要求为部队配属了空军、陆航、特战、技侦、电抗和心理战等新型作战力量。
演习难度强度进一步提高。演习中轮式车辆战场机动距离增加100公里,人员增加10公里奔袭,全程综合设置复杂险难路段、复杂电磁环境和空中侦察、远程打击、特战袭扰、核生化袭击等演练情况,组织战斗时间进一步压缩。
突出作战实验论证。将实验方案作为一个演习步骤独立出来,参演部队进入朱日和训练基地组织卸载收拢期间依托基地联合作战实验中心,运用作战试验系统论证作战方案。
加强现代夜战夜训。演习规定部队远程投送和战场机动两个阶段夜间机动距离均不少于100公里;提高了实弹检验夜间目标数量;航空兵也将在夜间出动,对部队战场机动和疏散地域实施侦察打击。
实现空地模拟对抗。演习增加了实兵交战系统终端数量,完善系统功能;改进了空军实兵交战系统,首次实现与陆军实兵交战系统的互联互通和地面、空中战场态势的初步融合。
严格执行回避制度。参演部队所属集团军不允许干预部队指挥,实兵对抗阶段在导调大厅观战,了解部队演习情况、发现暴露问题,为组织复盘检讨做好准备;从各军区抽调的演习导调人员不参与本军区部队演习的导调裁评。
此前,2015年发布的《中国的军事战略》国防白皮书指出,“陆军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逐步推进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任务需要,提高精确作战、立体作战、全域作战、多能作战、持续作战能力”。
总参军训部陆军训练局局长张大勇表示:“已经结束的这29场演习,无论顶层设计还是具体实施,都很好地贯彻和体现了这一战略思想,推动我陆军部队战斗力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