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衔将军 铁骨铮铮的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李杜

2015-09-16 14:23:42 发帖人:闻咏叔喈 参与评论(0)人

1938年,上海沦陷,李杜迁居国民政府陪都重庆。在这里,他以东北抗联总司令的名义设立了东北抗联总指挥部,任命共产党员于炳然为政治部主任,开展抗日宣传和发动民众工作。为了沟通同东北抗联的联络,他派人在香港、天津、重庆等地架设电台,随时把抗联杀敌的消息介绍给关内民众。李杜不顾国民党特务的监视钉梢,经常同《新华日报》的负责同志往来,还多次同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中共领导人会晤,虚心聆听他们的教诲。当时他居住在重庆市南岸区,远离市中心,偏僻幽静,他的家成为共产党负责人同一些民主进步人士秘密会晤的重要场所,共产党人尊他为“南山五老”之一。

因为抗战的需要,东北抗日联军从1936年7月至1939年5月先后组建了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司令周保中、副总司令赵尚志;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总司令李兆麟。为了服从抗日大局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李杜还把分散在辽吉黑三省的各路抗日义勇军,按照东北抗联的序列,分别组建为东北抗联第四路军、第五路军,总计编排到第十四路军。但因这些抗日队伍不属共产党领导,还有一些既为匪又抗日的队伍,所以一直被人忽略。这些抗日队伍在李杜的领导下,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使日本人不能在东北大地上为所欲为。

日本帝国主义对李杜恨之入骨,多次派出汉奸特务,妄图刺杀李杜,追捕他的家属。李杜和他的亲人几经历险,多次死里逃生。最可气的是,李杜的抗日行动为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所不容。1942年6月,国民党政府下令查封了设在重庆的抗日联军总指挥部,取缔了李杜的工作,并由戴笠派特务监视其行动。李杜在国民党特务的严密控制下失去了自由,他愤慨之余越发怀念东北的父老兄弟,极度忧国忧民,渴望有朝一日亲征沙场。“浩劫偏依蜀,雄心在渡辽”“匹马北征急,何惧道路遥”等诗句,充分表现了他那时的心境。

在长期同共产党人的接触中,李杜以实际行动接受了党组织的长期考验,1945年上半年,经冯)峰和董健吾的介绍,李杜秘密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特别党员。

劝说张学良,

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

李杜在担任抗联总司令时期,与国共两党的负责人接触密切,特别是和张学良的关系非同一般。他非常理解张学良的心态:既想抗日,又怕蒋介石。此时,李杜已完全接受了共产党的革命主张,十分渴望国共两党联合起来,共同抗日;同时也担忧举棋不定的张学良,他的东北军正屯兵西北,对刚刚到陕北的红军构成严重的威胁。李杜想,如果张学良能够首先和共产党联合起来,不但能保存红军的实力,使其发展壮大,还能以此为契机,促成国共两党重新合作。

为了实现这一日标,李杜总是不失时机地劝说张学良。有一次张学良到南京开会,特意飞到上海看望李杜,并详细询问了东北抗战情况。张学良的这一举动使李杜很高兴,他想,张学良虽受蒋介石挟制,但仍然支持抗日、关心抗日。这一夜两人彻夜长谈,李杜敞开心扉,以充分的事例,说明只有共产党才是抗日救国的中坚力量,阐述了共产党真心实意团结一切力量联合抗日的主张。李杜的劝说终于使少帅解除了对共产党的疑虑,他郑重表示:愿意在西北与红军联合抗日。临别时张学良要李杜“尽快找到共产党的负责人进行联系”。李杜非常高兴,立即秘密与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联系,汇报了张学良的思想情况,请求中共方面选派代表同张学良秘密谈判。

在李杜的联系下,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决定派刘鼎作为共产党方面代表同张学良谈判。李杜立即密电张学良说:“你让我寻找的朋友已经找到了。”张学良知道李杜所说的朋友就是共产党的代表。

对于这次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谈,张学良极为重视,在众多亲信中选择谈判的代表,最后选择了赵毅。而共产党方面之所以派刘鼎做代表,是因为他和宋庆龄关系密切,同时张学良又很崇拜宋庆龄。赵毅首先飞往上海,与刘鼎见面,双方谈得非常触洽;然后赵毅又把刘鼎接到金家巷张公馆见到张学良,初谈效果良好。不久张学良接到蒋介石的电令,命他封锁延长、延川一带黄河,以防红军撤回陕北。张学良对蒋介石这道命令,断然拒绝执行,为此蒋介石对张学良大为恼火。

刘鼎乘机向张学良宣传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主张,并指出:“红军有广大人民的支持,能征善战,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革命武装。事实证明蒋介石的几百万大军对红军无可奈何,何况东北军呢?所以,张将军不要上蒋介石借刀杀人的当,把东北军推上‘剿共’前线?损失军事实力。因此张将军应当考虑东北军当前最主要的敌人,是红军还是日本帝国主义?蒋介石到底是否真打日本?东北军只有联合红军抗日,才能洗掉‘不抵抗’、‘投降卖国’等耻辱,这才是张将军的明智之举。”刘鼎的这席话,确实说到了张学良的要害处,他从心里佩服,感到十分高兴,诚恳地说:“刘先生的见解不同凡响,我们还要多谈谈,你是我请来的朋友,就请住在我这里。”

在十几天的生活和交谈中,张学良对共产党和红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加上李杜、赵毅等部下痛请两党联合抗日,打回东北去,解救日寇铁蹄下的苦难同胞。张学良更加坚定了与共产党合作抗日的决心,决定亲自与中共领导人周恩来会谈联合抗日之事。1936年4月9日,周恩来和张学良两位高级领导人终于会晤,达成了历史性的联合抗日的决定。张学良为了表示与红军联合的诚意,慷慨解囊,拿出自己的私款3万银圆资助红军,之后又赠送红军29万法币。不久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迫使蒋介石抗日。李杜将军为国共合作、联合抗日的促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营救革命后代,

毛泽东的儿子秘密送往苏联

1930年11月,毛泽东的夫人杨开慧牺牲后,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三人,由舅妈李崇德从湖南送到上海,再经过地下党的帮助,在1931年3月由毛泽民送进了上海大同幼稚园。毛岸龙到幼稚园不久,因病医治无效夭折,剩下岸英和岸青哥俩。这所幼稚园是董健吾同志奉党的指示创办的,任务是收养革命烈士和党的领导同志的子女。

这所幼稚园对外名义上是国母宋庆龄主办的,董健吾任院长,由董健吾的女儿董慧芳担任“小交通”,遇有汉奸特务前来捣乱,就由董慧芳去宋庆龄处送信,再由宋庆龄出面解围。

1932年1月的一天,大同幼稚园保育员管荷英突然失踪,又有地下工作人员顾顺章叛变,为防不测,党组织当机立断决定解散大同幼稚园。岸英、岸青兄弟根据地下党负责人欧阳新的安排,由董健吾带回家中抚养。

1935年,上海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董健吾家已经很不安全,为保证革命领导人后代的安全,地下党组织决定委托可靠的人将岸英、岸青送往苏联,最后选中李杜将军。党组织决定让董健吾立即将岸英、岸青和董健吾之子董寿祺送到李杜将军的住处李公馆。当时李杜住在上海法租界保健路(今宝庆路),他为共产党对自己如此信任深深感动,表示“有我李杜生命在,毛氏兄弟万无一失。”

此时,李杜正欲返回东北亲临抗日前线,他找到张学良请求协助办理出国护照,并提出送中共领导人子弟出国之事。李杜说:“少帅助我实现回东北抗战的夙愿,同时送共产党领袖子弟出国避难,以表示少帅对国共两党合作诚意。”当时正是张学良有意寻求共产党联合抗日的初期,于是欣然允诺,遂以委派李杜出国考察为名,协助办理了出国手续。为了保密,出国人员一律用化名,李杜化名王元化,毛岸英化名杨永福,毛岸青化名杨永寿,另一个便是董健吾的儿子寿祺。董健吾还为岸英、岸青置办了各种生活必需品,一遍又一遍交代出国途中应注意的事项,让他们都称李杜为“舅父”。

1936年7月初的一天,14岁的岸英、12岁的岸青以及董寿祺踏上了赴苏学习的征程。他们跟着改名为商人王元化的李杜,从上海登上了法国油轮“康特罗梭”号。

船经香港、西贡、孟买,穿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于8月上旬抵达法国马赛港。李杜上岸后,带着3个孩子坐火车前往巴黎暂住,去苏联驻法使馆办理入境手续。不料好事多磨,这时苏联国内正大张旗鼓肃反,严格控制外侨入境,大使馆迟迟不办签证。已经懂事的岸英不愿浪费光阴,开始学俄文,不是念就是写,受感染的岸青与寿祺也加入了学习行列。

李杜的随行人员中,有党中央专门委派一个照料孩子的人。他见几个月过去了还不能拿到去苏联的签证,便找到党在巴黎的《救国时报》,请他们转达驻莫斯科共产国际中央代表团:毛泽东的两个儿子已到巴黎,要求苏联政府从速发给入境签证。

其后不久,苏联驻巴黎使馆的通知到达,接受毛岸英、毛岸青入境,但未准董寿祺入境,李杜自然也未被获准进入苏联。李杜把岸英兄弟送往苏联驻法大使馆,交给了专程来接的中共驻莫斯科共产国际代表康生。在康生护送下,毛氏兄弟安全抵莫斯科,进入第二国际儿童院,开始了为时10年的留学生涯。

李杜将革命后代安然送入苏联,但他潜回东北抗日的愿望再次落空,只好与随行人员返回上海。李杜为了保护革命后代的安全,把毛主席的儿子护送去苏联,却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李乐、李凡留在国内,到处避难。李杜的夫人王者培与二子在国内流离失所,躲避汉奸特务的追铺,几经险境,辗转来到天津。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分子买通汉奸徐树强等十几名武装特务,昼夜包围王者培的宅院,乘其不备,攻入屋中,捆绑了王者培和卫士长李发,打死了李杜的侄儿李奇,打伤了李杜的儿子李乐和卫士史庆春。幼小的李凡藏在桌子底下,幸免于难。幸亏特务们不认识李家的人,在拷打追问史庆春时,王者培和李发挣脱了绑绳,跳楼去报告警察当局,带人前来驱走了特务,处于险境的人才得以生存。王者培又带领家人在天津英国租界地内四处躲避。1940年,日本人接收天津租界地,徐树强再次带人搜查,逮逋了李乐和李凡,押进海光寺监狱。后经王者培找张作霖的五夫人帮忙,用两根金条才把李乐、李凡两兄弟买了出来,后逃到香港避难。

多年来,李杜一心致力于抗日救国,保护革命后代,但他自己的亲人却一直在险境中度日。李杜一切为革命大局出发的高风亮节,受到毛主席的高度赞扬。

为革命事业奉献余生

李杜将军一生致力于抗日救国,直到66岁,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那些国民党的军政要员都得到普遍提职,而李杜却没有得到一官半职,反而更加陷入了贫困。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了抢占东北的胜利果实,准备派一些义勇军将领和东北籍人士回东北,但对他们不放心,责令他们“必须公开发表反苏、反共声明,否则一律不给官做,不准还乡”。阔别家乡13年之久的李杜,虽然对故乡日夜期盼,然而他坚决忠于共产党的革命事业,拒绝发表反共声明,毅然放弃做官和返乡的机会,并表示:“竹梅育精神,松柏知劲节。我怀全夙心,岂为一官折!”因此,他一直被羁留在重庆。一位抗日功绩显赫的将军,不但未得到任何“封赏”,国民党还强迫他退出军界,断绝了他的生活来源。他甘愿清贫,也不趋炎附势,作追逐功名的俗子。他常以松、竹、梅的品格自勉,借物咏志,写下了“寒来暑往繁华事,独有梅竹晚节香”“宁做乱离阶下囚,不为功名客中人”等许多诗篇。

他在困境中争取爱国进步人士的支持,尽力做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他参加了重庆红十字会,开办学校、医院,收容孤老和儿童,从事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有一位老人戴士英回忆说:“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李杜将军,他为人善良厚道,对穷人特别关心,从不向邻里摆架子。有一次娃他爹被国民党抓了壮丁,我又患了病,上有老下有小,眼看就要揭不开锅。李杜知道了,连忙送来米面,才使我全家活了下来。”附近的邻里无论谁家有难事,李杜总要凑上去,热心帮这帮那,这一带穷乡亲大多受过他的接济。

1946年4月,解放区的吉林省人民召开首届参议会,在吉林省政府主席周保中的提议下,与会代表一致推选当时缺席的李杜为参议会议长。遗憾的是因为内战战火的阻隔,使李杜始终未能到任。1947年7月,李杜参加了李济深、蔡廷锴、何香凝等民主人士组织的反战活动。他在国统区坚持斗争,不畏风险,积极投身到反独裁统治的民主进步事业之中。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李杜高兴得老泪横流,加入了欢迎解放军入川的人流。随即,他给周恩来拍去电报,欢迎中国人民的新生,欢迎中国从此有了希望。

全国解放以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关心李杜,许多领导同志都亲自登门拜访和探望他,邀请他到北京居住。但是李杜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坐享清福,他力所能及地尽力为党和人民工作,支持自己的亲属参加抗美援朝斗争,教导在东北西丰县的儿子李凡“安分守己”地为人民工作,不要提父亲的名字向政府要待遇,“生活要自己创业,一切靠自己”,要一辈子“做好事,别做坏事”。

李杜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党和人民高度评价了他的功绩,先后推举他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政协常委委员。1955年2月,李杜出席了重庆市召开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1956年8月22日,这位为中华民族进步事业奋斗终生的老将军,突患心脏衰竭,经抢救无效,在重庆市南岸区人民医院逝世,终年76岁。

李杜逝世后,《重庆日报》头版刊登了李杜将军逝世的讣告,周恩来总理送了花圈,表达了党和人民政府对这位老将军的怀念。重庆市还组成了以党政领导同志为首的治丧委员会,为李杜将军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 小三劝退师培训:四大疗法 不能爱上小三
  • 史上最美女纹身师走红 不看别后悔
  • 浙江15岁女生遭多人凌辱 用树枝侵犯下体
  • 透着文艺气息的性感美女照!原来这么拍的
  • 14岁妈妈携子鉴定找亲爹 遭强奸后性生活混乱
  • 中国空军办航空开放日 歼11B首次专场表演
  • 周星驰对谈撒贝宁 美人鱼香艳剧照曝光
  • 女子命犬攻击老人 活活撕掉耳朵场面血腥
  • 时尚天后开坦克到卡梅伦家抗议 高喊要政变
  • 不知不觉中,这些国产货已经称霸全世界!
  • CV9030N装备"狐猴"遥控武器站 威力大增!
  • 郭美美案开庭:媒体全程直播下囚车至法院

战史今日

9月16日 李舜臣在鸣梁大败日军

李舜臣即派水师反攻,以13艘战船击沉日船31艘,击伤92艘,日军阵亡高达8000人以上,朝鲜仅阵亡34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