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9高地之战,发生于1952年11月,位于上甘岭西南1公里,参战人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一部第8连,背景... [详细]
今年3月,美国外交学会发表《修改美国对华大战略》报告,强调美国需要一个新的旨在平衡中国崛起而非帮助中国崛起的大战略,批评现行对华政策以牺牲美国主导地位和长期战略利益为代价,认为美中战略竞争才是未来常态。两个月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兰普顿发表题为“美中关系逼近临界点”的演讲,对2010年以来两国国内威慑彼此论调不断升级,两国精英和大众讨论重心逐渐转向极端表示担忧,并提出中美需要“第四个联合公报”等解决之道。他还援引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对中美互疑的概括:在北京看来,华盛顿坚决反对中国崛起,甚至想破坏其政治领导力;美方则认为,北京的长期政策旨在将美国赶出亚洲。
究竟哪种思想才是美国对华态度的主流?在布鲁金斯学会,桑顿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李成推荐记者从该学会最新报告中寻找答案。在这份题为“改变对华政策——我们是否在自寻敌人?”的报告中,曾在奥巴马第一任期任总统亚洲政策顾问的杰弗里·贝德,对美国近期不少外交政策专家的对华负面论调表示担忧,他尤其反对一些人关于尼克松以来八任美国总统所推行的对华接触政策已经过时的看法,强调从实践层面看,人们很难想象一个基于全面敌对假设的中美关系会行得通。贝德告诉记者,美国对华战略存在全面对抗与全面后撤两个极端,选择全面对抗是一种惰性思维,而现实是美国只能走中间道路。
美国选择“容纳”中国崛起?事实上,美国更希望“塑造”中国的行为和选择
“来美国这么久,看到这种对华政策的激辩其实挺痛心的”,一名就职美国媒体多年的华人记者对《记者》说,最痛心的莫过于两国情感氛围的不同。当年尼克松与基辛格到中国时,两国基于那么大的善意开始了接触,但现在,两国间频繁的保证似乎总遏制不住对彼此的怀疑。
在中美存在战略互疑的大背景下,对华比较温和的美国学者大都认为美中需要找到合适契机向彼此澄清战略意图,却不认为中美搞第四份联合公报是“好主意”,原因是目前不论南海、网络安全还是其他议题,美中之间困难与分歧太多,如果开启商讨第四份联合公报的谈判最终却未成功,反而会给中美关系带来更大伤害。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