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10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西征部队妇女团在吉林省勃利县(今... [详细]
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后,歌曲流传更广。1941年7月14日,苏联军队把一种威力巨大的新型武器———БМ-13火箭炮第一次投入战场。因为发射架上标有生产厂家的缩语字母К,苏军士兵由此联想到当时的热门歌曲《喀秋莎》,就把这种火箭炮昵称为“喀秋莎”。
伊萨柯夫斯基在《列宁格勒晚报》上谈过一段旧事:
1943年的一个傍晚,苏军415步兵师的战士忽然听到前面不远的战壕里,德军士兵在放送《喀秋莎》,一遍又一遍。战士们愤怒了:“怎么能让肮脏的法西斯侮辱我们的《喀秋莎》?”于是出其不意地扑向敌人,经过一场短暂的无声的搏战,终于夺回了那架唱机和唱片。
“喀秋莎”,是怎样来到中国的?
歌曲《喀秋莎》最早的译配者,应该是赵沨先生,时间大约在1948年。大连新华书店出版发行的《苏联歌集》,1949年2月的初版,其中就有赵沨译配的这首歌。
据赵沨先生本人自述,他对俄语不太精通,是由他身边熟悉俄语的同志把歌词内容翻译出来,然后他根据曲调的节律要求编写成歌词。
赵沨先生当时只编写了两段歌词,相当于原词的第一和第四段: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走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驻守边疆卫国的战士,怀念那个天真的姑娘,勇敢保卫祖国的土地,喀秋莎爱情佑护着她。
1956年,上海《广播歌选》准备重新发表这首歌曲。编辑吕寒柏保留了赵沨的第一段词,对他另一段词作了些修改,又补译了第二、第三段,这就是我们今天在传唱的版本了。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