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新四军在皖南小丹阳一带粉碎日军“扫荡”的战斗。 ... [详细]
在东风五号甲取得明显进步之后,东风五号的发展并没有停止脚步。《中国航天报》在人物专访文章中透露:2002年左右有新型号立项,其中技术关键是姿控发动机有着非常高的性能指标要求和加注推进剂后贮存时间的要求。这一立项时间晚于闻名遐迩的东风三十一甲(东风31A)和巨浪二。此后该报对于长征二号C总师李占奎和二炮兵装备研究院导弹总工程师丁保春的报道相继公开,而两人分别主导了智能分配器和MIRV控制程序的研究,关于丁保春的2006年报道中更是用“解决了世界性难题”来形容某导弹发射成功,基本可以推定该型号即为东风五号乙(DF-5B),我国第一款携带MIRV的洲际弹道导弹。东风五号乙的弹体基本情况与东风五号甲相同,国外根据东风五号的载荷推算大约能够携带4-6颗分导式弹头,也有个别媒体推测能够携带9颗弹头。在2006年试射成功之后,东风5B(东风5乙)应该已于近年投入现役。
结语:从预测的东风5B在2006年首次试射时间来看,应该是中国与乌克兰军事技术交流和转让最密集的时间段。而至今美俄两个核大国都在怀疑乌克兰向中国转让了SS-18撒旦洲际弹道导弹技术。这与上述美国媒体分析的“东风5B打击精度CEP在300米以内,达到了俄罗斯SS-18最新型号的水平”相吻合。
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相关资料
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洲际地地战略导弹。1980年5月18日全程飞行试验成功。导弹全长32.6米,弹径3.35米,起飞重量183吨,采用二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发射井发射,最大射程12000公里、15000公里(东风-5A),可携带1枚3000公斤的威力为300-40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或4-5枚分导核弹头(东风-5A),命中精度500米。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