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新四军在皖南小丹阳一带粉碎日军“扫荡”的战斗。 ... [详细]
有分析称,在东风五号设计定型后,在1989年秋季的抽检飞行试验中打出了最佳精度。我国的空、海基核力量均无法实现远程打击,投射能力明显弱于先进核大国。作为唯一的洲际打击力量,东风五号在我国的核威慑力量中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占据主导地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国技术底子薄弱,国外技术发展速度迅速,东风五号的出现仅仅是解决了洲际核打击力量的有无问题而已,在优劣问题上仍然没有提供选择的余地。因而东风五号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更新一代洲际导弹彻底取代它之前依然是至关重要的命题。
在目前公开的信息中,东风五号甲(东风5A)的名称已经被提及。可见这一型号并非单纯外界所猜测的名称。相对于东风五号原型,东风五号甲主要改进的是发动机性能和打击精度,弹头也有所改进。中国火箭专家在一、二级发动机燃烧室中首次采用了先进的声腔技术,有效地抑制了发动机的不稳定燃烧,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三级末修姿控发动机首次采用了双组元推进剂,在研制过程中,攻克了喷注器、燃烧室抗氧化高温涂层等一系列技术关键,大幅度地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开创了我国双组元末修姿控发动机的研制新领域。一、二级发动机的性能提升明显有助于射程和载荷的提高,而双组元末修主动姿态控制发动机对于弹头精确再入有重要影响。加上推进剂可能同样有所进步,东风五号甲的射程应明显大于12000千米,根据载荷分配的不同,射程在13000-15000千米之间,真正完全实现了全球覆盖的能力。
军事专家从一张罕见的东风五号甲(东风5A)发射图分析认为,整流罩和东风五号的圆锥状有明显差异。有人推测是因为加装了分导式再入载具MIRV,但携带MIRV直到东风5B(东风5乙)才实现。参照美国SM-68大力神从I型到II型头锥的变化,弹头重量的更改或许更能解释这个原因,载荷应该比东风五号的3100千克有明显提高。除了双组元末修主动姿态控制发动机以外,导航设备方面国内也有明显进步。美国现役最先进的民兵III改进型导弹的惯导平台随机漂移度水平是0.005度/小时,而我们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优于0.001度/小时。可以预料,东风5A(东风五号甲)的CEP将从原型千米级左右控制到百米级。国外部分媒体甚至推测为300米以内,达到了俄罗斯SS-18最新型号的水平。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