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和第120师主力,粉碎日军围攻五台山区的作战。1938年9月,日军为实现南... [详细]
2014年6月9日,南京六合区的化工厂爆炸(上图),为这座重化工城市的环境安全隐患敲响了警钟。爆炸事故发生后,环境专家最担心的是产生有毒气体硫化氢。这种气体无色、剧毒、有刺鼻气味,如果在空气中集结成一定浓度就会爆炸。如果事故发生地的下风向有集中居住区,居民也有可能会因为吸入过量的硫化氢发生致死的可能。所幸,这次爆炸的化工厂厂区周围较为空旷,且下风向3公里范围内,只有零星的数户居民。因此,最坏的状况因为“巧合”而没有发生。
而大连现在可以说是典型的“化工围城”了,布局不仅散乱而且安全隐患相当高。大连应不应该继续发展石化产业,政府有着自己的考虑:一是化工行业钱景广阔,你不干这些项目,别人自然会干;二是一个石化园区动辄投资数百亿,搞旅游、谈金融,忙活半天还不如石化产业的零头——即使一家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产值一年也不过一两亿元,政绩体现直接;三是石化项目硬邦邦的数据在那摆着,结结实实的税收在那放着。官员说,市民的社保、修路、建公园,都要用钱,怎么能不放弃石化产业。
过去30年里,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让那些曾经与城市保留一定距离的化工项目逐渐和城市融合。在安全生产监管者的眼中,这种扩张导致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风险正在不断增加。
至今,在中国内地的沿江、沿河地带,重化工业项目星罗棋布,它们几乎全部建设于上世纪50、60年代。在那个避免战争风险的时代下,大量重化工业开展转向中西部,史称“三线建设”。
最近几年化工行业战线太长、扩张速度太快。去年国家出台《石油石化行业振兴规划》后,出现了比较着急的倾向,“虽然说是‘又好又快’,实际上是‘快’字当头。”“快”的另一面是选址的仓促,城市迅速开始向工业区靠近。规模越来越大的化工项目,越来越稠密的城镇人口密度,对应的却是城市规划不完善以及安全标准的滞后,化工企业与周边城市社区的安全防护距离开始变得近在咫尺。这意味着,一个个被居民们喻为“定时炸弹”的工厂开始出现在身边。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令当年规划较为合理的化工企业日渐成为城市发展的显性障碍和隐形威胁。如今,国家标准委员会正在重新修订石油化工行业安全防护标准。另一方面,城市的整体功能分区、行业长远发展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城市发展与化工企业扩张之间的矛盾。最近三年来,国家要求的规划环评,正是出于对化工产业整体布局的考虑。从现实来看,地方政府会通过地方规划为化工企业的发展预留空间。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