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6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八路军一部在山西省平鲁县乃河堡和偏关县老营堡之间对日军... [详细]
至今,马岛战争对中国海军的航母仍有典型借鉴意义,因为它以少量航母对付一个中等国家的岸基 航空兵,取得战场制空权后完成夺岛登陆战役。然而,时间毕竟流逝,制海权和海上制空权都绝非静态概念,在多大范围海域,多长时间内,从何种对手手中夺得制 海和制空权,牵涉到不同的战略。
航母当然是对抗航母的上佳手段,但近期与美国发生航母间的对抗,对中国要求过高。即使为阻止美国航母战斗群在台海危机时的干预,中国也更倾向于采用远程反舰导弹、先进潜艇和苏-30战机等非对称手段。
在其它几种主要战略可能性之下,包括印度洋有需要、台海军事行动初期、南海冲突以至在第一岛链外作战,中国短期内也都不可能将海军作战能力的核心转移到航母上来。
不少人把航母提升到保卫大国海上交通线的高度,并与突破第一岛链紧密联系。实际上,这更加不只是对中国航母,也是对中国海军提出了还不现实的目标。
仅以保障马六甲海峡战时的畅通为例,就意味着中国整体战略影响力、力量投送能力、远洋作战能力必需有全面、根本的变化。
因而可以想象,近一个时期内,航母对中国海洋战略的价值仍在西太平洋,第一岛链以内。航母的作用将更多集中在保护水面编队上。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