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1902.10.1——1986.12.28),男,湖南永兴人,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军队卓越的领... [详细]
然而,如果伊朗核问题造成的政治紧张局势继续让这一地区动荡不安,或者出现更糟的情况,比如谈判失败,爆发军事冲突,那么这些将足以使前述理想付诸东流。
相反,如果伊朗核危机得以和平解决,它将成为解决更深层次的中东问题的积极一步,可能会促进抗击伊斯兰国统一战线的形成,提高稳定伊拉克、化解叙利亚危机的可能性。所有这些都与中国的战略利益完全吻合。
在习主席的领导下,中国总体的外交政策实现了由“韬光养晦”到“奋发有为”的转变。中国已经意识到与中东国家建立互惠互利友好关系的重要意义,并希望自己在这一地区发挥积极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的决策者深知中东地区局势的复杂性,有很多宗教、种族、派别纷争交缠在一起。
针对这一现实情况,中国很长时间以来不希望被牵扯进该地区的安全事务之中,并更倾向于关注经贸交往。
目前,中国已成为中东石油的最大买家。中国政府致力于通过发展贸易与投资加强与中东地区的合作,并以此促进地区经济结构实现多元化的转型。中国认为这种方法有益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有利于从源头上对治日益加剧的极端主义和其他安全问题的症结。
但是仅仅关注于经济并不足以彻底解决问题。已经有一些区域国家批评中国的中东政策过于商业化和利益化,无助于改善地区性的政治和安全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在该地区涉足的领域更加宽泛,中国的整体地缘政治影响力势必随之提升,这在客观上强化了中国政府参与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接受也好,不接受也罢,中国在该地区的综合影响力日益上升,中国必须认真考虑如何妥善地利用这一影响力。
就此而言,积极参与伊朗核危机的解决是中国提升国际形象、加强在该地区软实力的有利时机。美国和伊朗的领导人都面临强大的国内政治掣肘。他们各自的国内反对党派和强硬势力一直对协议的一些关键内容持怀疑态度。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