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8月至9月,在武汉会战中,中国第5战区部队在安徽省六安、河南省商城地区抗击日军进... [详细]
编队飞行大有讲究
此次阅兵训练要比往常阅兵训练启动时间晚,这也体现出解放军训练水平提高,不需要进行大量突击训练,即能满足阅兵需要。阅兵的编队飞行和航展上的飞行表演不同,后者追求惊险刺激,要飞出飞机的极限性能,而在首都上空的阅兵飞行则必须强调安全第一,必须要在观赏性和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当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需要有气势,展现中国空中力量的建设成就。从确保安全的角度讲,并不需要过于密集的编队。从今年俄罗斯举行的胜利日阅兵也可看出,除了“勇士”飞行表演队和“雨燕”飞行表演队的编队较为密集以外,其他飞机均以小编队接受检阅,飞机间隔也较大。
仅就小编队飞行而言,此次阅兵难度并不算很高。但阅兵强调在各种气象条件下的安全飞行。在能见度很好、气流稳定的情况下飞行当然很容易,但在能见度不高、气流紊乱的情况下如何应付特情,就需要大量训练。前几天,台湾举行的抗战胜利70周年国防力量展示中,IDF战斗机编队通场时,一架战斗机就因为气流紊乱,险些与邻机相撞。因此,空中梯队,必须把特情、对策都想到,并且通过反复训练确保极端情况下的安全。另外,尽管编队飞行并不难,但把编队飞行飞得像铁板一块,并不容易,特别是小飞机和大飞机编队飞行,战斗机受到的气流干扰会很大。这也需要反复训练,精益求精。很多飞机机翼、机身上都涂有一些标志物,实际上就是为了方便空中编队用的。
另外,检阅空中梯队训练效果的一项指标是“米秒不差”,也就是在预定的时间,抵达预定空域,这很考验协同能力。有人会说,普通人根本看不出来,差个一秒两秒也不算啥。实际上,这有着很重要的军事意义。在实战中,米秒不差体现的是一支军队协同作战能力。否则,地面部队都已冲上敌人阵地,自己的飞机再轰炸,不仅不能消灭敌人,反而会误伤战友。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