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道北区春季反讨伐作战: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在吉林省蒙... [详细]
经过漫长而艰苦的谈判,伊朗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与伊朗终于在14日达成一份全面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协议。
近13年的马拉松赛跑终于抵达终点,各方在其中究竟作出了怎样的妥协?未来落实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难点?对今后解决热点问题有何启示?
缘何终获达成?
刚刚结束的伊核问题最后一轮谈判历时半个多月,谈判胶着的焦点之一是联合国对伊朗的武器禁运和制裁。伊方认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达成后,常规武器特别是导弹禁运没有存在的必要。但西方担心导弹可用来运载核弹头,更担心解除武器禁运会增强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影响力,威胁西方在中东地区的盟友和利益。
根据透露的全面协议内容,伊朗和西方各退一步,对伊武器禁运最长将可维持5年,对伊弹道导弹技术转让禁令最迟在8年后取消。
此外,伊朗从事有限铀浓缩活动和核技术研发的权利得到承认,并且大部分核设施得以保留。作为交换,伊朗同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核活动水平,并提升核计划透明度,向国际社会证明其核计划的和平性质。
一些西方消息人士还透露,作为协议的另一个突破,伊朗方面还接受了一旦伊朗方面被认定违反协议,部分被解除的制裁可以重启的条款。
中国发挥了独特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表示,中国并不是矛盾焦点,这可以使中方以更为公正、客观的立场积极开展斡旋。特别是在谈判的一些重要节点,包括谈判遇到困难、陷入僵局时,中方总是从各方共同利益出发,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提出中国的方案。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