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东战役,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3月至4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八路军第129师等部在河南省濮阳、清丰、山东... [详细]
在南京军区机关大礼堂前,如哨兵般分别伫立着两棵葱茏劲秀的白榆树,至今树龄有86岁了。这两棵榆树不仅年代久远,虬曲苍劲,还有个令人不解的现象,左边的这棵树要比右边这棵树提前长叶子。每年清明时节,万木复苏之际,左边这棵榆树早已枝繁叶茂、芬芳吐翠,可右边这棵树却悄无声息,任凭桃花红,梨花开,杏花落,独自一旁静默不语,光秃秃的枝丫刺向天空,在院子里显得十分扎眼,不熟悉的官兵还以为这棵榆树枯死了。清明过后,谷雨来了,一声惊雷炸响,在静寂的深夜,抑或是充满希望的黎明,右边这棵榆树枝头悄然发出嫩绿的叶子,使整棵树霎时生机勃勃、气象一新。仅今年为例,左边的榆树3月28日就长出新鲜的绿叶,而右边这棵榆树整整推迟一个月,才姗姗冒出嫩芽。
相邻的两棵白榆,享受同样的阳光,吸收相同的养分,经历类似的风雨,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有人将这一疑问请教当年接管这个院子的老首长,他沉默许久笑笑说:莫非树也通人性,表达一种情感吧。或许真的一语道破玄机,因为这不是两棵普通的白榆树,它曾真实地见证了朝代更替,见证了日军入侵的残暴罪行,见证了永载中华民族史册的庄严瞬间。
位于巍巍钟山脚下的军区大院,有着一部厚重的历史。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将早先在广州创办3年的黄埔军校改为预科,将学校迁进这个古树林立的院子里,命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学校的主要建筑是位于中央的大礼堂,主体3层,入口处有4根爱奥尼式的古典柱子。这两棵榆树就分别立在柱子前面,那时见证了一茬茬新老学员进出大礼堂,见证了学校的盛大活动和阅兵式。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