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11月至1940年1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警卫旅等部队在吉林省蒙江... [详细]
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出现了两位政治强人,一个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一个是俄罗斯总统普京。虽然习近平和普京看待世界的出发点相似,重构世界秩序的抱负也基本相同,但他们实现各自抱负的方式却有所不同。
习近平的策略在于,美国和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之间的关系同时包含竞争与合作,通过展示两国可以进行合作,中美领导人能间接地缓解两国在其他争议更多的领域的紧张关系,例如亚洲地区的领土争端。
普京则呼吁制定管理世界的新规则,改善东西方的相互理解。但由于俄罗斯“收编”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普京与西方国家领导人关系紧张。
本周,习近平在出席在俄罗斯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期间,“习普会”再一次举行。
这是“习普会”时隔两个月再次上演。如果加上9月3日普京到北京出席中国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4个月将举行三次“习普会”。
这在两个大国间是不同寻常的,折射出中俄关系与其它大国关系的不同之处。习普之间频繁接触,之所以能够保持热度,除了柔性元素,还有其刚性的必然——中俄虽没有对外公布成为结盟国,但双方结合的关系已让西方国家不得不多加关注。
英国媒体日前发表题为《中俄:世界新超级大国轴心?》的文章指出,中俄两个强国因为某些共同利益的结合,虽不至于成为真正的“盟国”但却足以改变美国霸权的单一极化世界型态。
中俄双方都知道携手合作可以威胁美国强权,但过去两国多年交手的恩怨,也让他们都知道维持这种有点腻又不能太腻的合作关系其复杂度可不比一般。
事实上,自从2014年初以来的乌克兰危机以来,全球地缘政治版图就发生了清晰的转变。
越来越自信的俄罗斯和中国在多个领域正在挑战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一方面,七国集团(G7)在反对俄罗斯方面达成了一致立场,同时美国又加强了对日本、韩国、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的太平洋联盟关系。
另一方面,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等金砖国家没有一个加入到制裁俄罗斯的阵营当中,而所有这些国家也都对从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上获利感兴趣。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